我写过很多东西,小说、流水账、牢骚、自以为是的杂文等等,但是我很少会有机会带着现在这样满腹的怀旧和深厚的感情来写。
2013年3月15日,我无意中看到了《science》杂志的封面,那是一个戴着口罩的北京女人托着腮在沉思,这封面故事是《非典的十年之后》。我对非典的印象是很深的,但是我没想到那已经是十年之前的事情了。鸟飞兔走,时间过得真快。2003年的时候,我是淮阴中学高一的学生,因为非典,学校的住校生每天都被关在学校里,周末不准回家。因为见不着家长,所以如果学生的生活费不够用,学校规定班主任老师有义务给住校生补足生活费。所有的住校生每天还要测体温。作为高一小孩子的我们,并不能理解事态的严重性,当时的我们对“死亡”毫无概念,所以无知的我们对学校的封校措施牢骚满腹。尤其是我,从小就充满了叛逆的心理。为了表达不满,有一次周末我试图翻越淮中新校区操场东面的围墙,但是被我的体育老师陈桂年发现了,哈哈,现在想想都是好笑又甜蜜的回忆。后来我的班主任老师陈宁清知道了这件事,他没有责备我。他下面的举动彰显了一位人民教师的智慧。
那时候我们的学校刚刚装了投影仪,学生们对用投影仪看电影还是十分新奇的。陈老师在一天晚上为我们播放了一部1976年由英国、意大利和西德联合拍摄的名为《卡桑德拉大桥》的电影,讲的是实验室的未知传染病毒不小心流进了一列火车,于是当局决定放弃火车上所有人的生命的故事。于是,当时我们立即就理解了瘟疫、流行病的可怕。这事儿当时对我的效果,仅仅是让我知道了自己行为的错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意识到陈老师在这件事情里的智慧,后来我还把这部电影介绍给了很多人。首先,这是一部很老的电影,我估计99%的人并不会听说过,但是陈老师的知识库里有这么一个东西,后来我学了一门和电影有关的课,才知道这部电影的意义;其次,这不是一部现在甚嚣尘上的商业性很重的那种电影,而是一部教育和警醒意义很大的电影,有一种卓尔不群的气质;第三,陈老师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十分艺术。在我后来人生的路途中,我有很多时候需要教育比我年龄小一些的师弟师妹或者别的学生,但是我从来都做不好我的工作,这让我觉得教育和电影一样,真是一门艺术。
陈宁清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留有深刻印象的还有淮中其他的几位语文老师。她们分别是初中部的张波梅老师、李智慧老师和后来高中部的黄海霞老师。张老师当时是一位很年轻的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那时候我还没住校,所以我经常和她一起放学走回家。我初中时候语文很差,遗憾的是,我的语文并没有张老师而变好,那主要是因为男孩子喜欢理科,当时的我过于偏科了。但是我喜欢这位张老师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这也更加说明她对学生的热爱。
后来的李智慧老师却有一段不同的故事。那是初三的时候,有一篇课文是红楼梦选段《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其中有一段对话,贾雨村向门子了解当时南京城的大势,谁家有钱谁家有势,门子讲的是眉飞色舞。一段对话之后,阴险的贾雨村心中有数,便知道了这案子该怎么判:判有钱有势的那方赢。老师问了个问题,在这段精彩对话里,占据主动的一方是谁?所有的学生都说是门子,对嘛,因为门子讲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对什么事情都明白,都清楚,而贾雨村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只会简单发问。于是所有人都觉得当然是门子占据主动。 老师解释了半天,天真烂漫的学生们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尤其蠢,初中发生的事情,直到大学才想明白。贾雨村简单几句挑问,就让门子把该说的也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贾雨村于是心中有数,知道了案子该怎么判,当然是贾雨村高明。他运用了很聪明的套取信息的手段:让提供信息的人觉得自己高明并洋洋得意。这是让我一生受益的一节课,弄明白别人是怎么想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十分重要,难道不是吗?
2013年3月15日,我无意中看到了《science》杂志的封面,那是一个戴着口罩的北京女人托着腮在沉思,这封面故事是《非典的十年之后》。我对非典的印象是很深的,但是我没想到那已经是十年之前的事情了。鸟飞兔走,时间过得真快。2003年的时候,我是淮阴中学高一的学生,因为非典,学校的住校生每天都被关在学校里,周末不准回家。因为见不着家长,所以如果学生的生活费不够用,学校规定班主任老师有义务给住校生补足生活费。所有的住校生每天还要测体温。作为高一小孩子的我们,并不能理解事态的严重性,当时的我们对“死亡”毫无概念,所以无知的我们对学校的封校措施牢骚满腹。尤其是我,从小就充满了叛逆的心理。为了表达不满,有一次周末我试图翻越淮中新校区操场东面的围墙,但是被我的体育老师陈桂年发现了,哈哈,现在想想都是好笑又甜蜜的回忆。后来我的班主任老师陈宁清知道了这件事,他没有责备我。他下面的举动彰显了一位人民教师的智慧。
那时候我们的学校刚刚装了投影仪,学生们对用投影仪看电影还是十分新奇的。陈老师在一天晚上为我们播放了一部1976年由英国、意大利和西德联合拍摄的名为《卡桑德拉大桥》的电影,讲的是实验室的未知传染病毒不小心流进了一列火车,于是当局决定放弃火车上所有人的生命的故事。于是,当时我们立即就理解了瘟疫、流行病的可怕。这事儿当时对我的效果,仅仅是让我知道了自己行为的错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意识到陈老师在这件事情里的智慧,后来我还把这部电影介绍给了很多人。首先,这是一部很老的电影,我估计99%的人并不会听说过,但是陈老师的知识库里有这么一个东西,后来我学了一门和电影有关的课,才知道这部电影的意义;其次,这不是一部现在甚嚣尘上的商业性很重的那种电影,而是一部教育和警醒意义很大的电影,有一种卓尔不群的气质;第三,陈老师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十分艺术。在我后来人生的路途中,我有很多时候需要教育比我年龄小一些的师弟师妹或者别的学生,但是我从来都做不好我的工作,这让我觉得教育和电影一样,真是一门艺术。
陈宁清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留有深刻印象的还有淮中其他的几位语文老师。她们分别是初中部的张波梅老师、李智慧老师和后来高中部的黄海霞老师。张老师当时是一位很年轻的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那时候我还没住校,所以我经常和她一起放学走回家。我初中时候语文很差,遗憾的是,我的语文并没有张老师而变好,那主要是因为男孩子喜欢理科,当时的我过于偏科了。但是我喜欢这位张老师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这也更加说明她对学生的热爱。
后来的李智慧老师却有一段不同的故事。那是初三的时候,有一篇课文是红楼梦选段《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其中有一段对话,贾雨村向门子了解当时南京城的大势,谁家有钱谁家有势,门子讲的是眉飞色舞。一段对话之后,阴险的贾雨村心中有数,便知道了这案子该怎么判:判有钱有势的那方赢。老师问了个问题,在这段精彩对话里,占据主动的一方是谁?所有的学生都说是门子,对嘛,因为门子讲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对什么事情都明白,都清楚,而贾雨村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只会简单发问。于是所有人都觉得当然是门子占据主动。 老师解释了半天,天真烂漫的学生们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尤其蠢,初中发生的事情,直到大学才想明白。贾雨村简单几句挑问,就让门子把该说的也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贾雨村于是心中有数,知道了案子该怎么判,当然是贾雨村高明。他运用了很聪明的套取信息的手段:让提供信息的人觉得自己高明并洋洋得意。这是让我一生受益的一节课,弄明白别人是怎么想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十分重要,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