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记忆之二:民间人士发起考察成都东大道新闻(1999年5月)
民间人士考察古道遗址[东大路]
5月22日,来自区内各阶层的10位文化艺术爱好者,冒雨考察古道遗址成都“东大路”龙泉山一线。
据悉,整个考察活动进行了两天。考察人员从区医院黄桷树出发,过飞龙桥、送溪桥、新老牌坊、回龙寺摩崖石刻、山泉铺、张飞营、大佛寺北周文王碑、柳沟铺战役遗址、水观音、官山坟、茶店子到南山铺,夜宿石经寺,全长20公里。考察人员通过遗址考证,传说收集、摄影录像,再次证明了古驿道在明、清及民国初期,为成渝两地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所发挥的极其重要作用。由于成渝公路的贯通,“东大路”日渐末落,许多古迹、文物无存。为再现当年“东大路”的风采,树立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考察人员决定利用图片展览、文字记载等多种形式对外宣传,提高人们对“东大路”的认识,同时向建国50周年、建区40周年献礼。
(原载龙泉开发报)
http://space.scol.com.cn/laek/
民间人士考察古道遗址[东大路]
5月22日,来自区内各阶层的10位文化艺术爱好者,冒雨考察古道遗址成都“东大路”龙泉山一线。
据悉,整个考察活动进行了两天。考察人员从区医院黄桷树出发,过飞龙桥、送溪桥、新老牌坊、回龙寺摩崖石刻、山泉铺、张飞营、大佛寺北周文王碑、柳沟铺战役遗址、水观音、官山坟、茶店子到南山铺,夜宿石经寺,全长20公里。考察人员通过遗址考证,传说收集、摄影录像,再次证明了古驿道在明、清及民国初期,为成渝两地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所发挥的极其重要作用。由于成渝公路的贯通,“东大路”日渐末落,许多古迹、文物无存。为再现当年“东大路”的风采,树立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考察人员决定利用图片展览、文字记载等多种形式对外宣传,提高人们对“东大路”的认识,同时向建国50周年、建区40周年献礼。
(原载龙泉开发报)
http://space.scol.com.cn/la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