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质技术:
又称“质疑”“对峙”“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求助者常见的矛盾有:
1、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2、言行不一致;
3、前后言语不一致;
4、求助者、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咨询中有时出现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评价与求助者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或咨询师所见与求助者的陈述存在矛盾。
注意:
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有矛盾的事实存在才可以使用该技术。
2、避免个人发泄:应以求助者的利益为重,不可将面质变成咨询师发泄情绪乃至攻击对方的工具或理由。
3、避免无情攻击:有些咨询师把面质当作表现自己智慧与能力的机会,因此没有考虑求助者的感情,一味地、无情地使用面质,致使求助者无法招架,陷入尴尬、痛苦状态。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一般来说,在良好的咨询关系没有建立前,应尽量避免面质,若不得不用,应使用尝试性的面质。
二、解释技术:
指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等进行解释。
解释是面谈技巧中最复杂的一种。它与内容反应技术的差别在于,内容反应是从求助者的参考框架来说明求助者表达的实质性内容,而解释则是在咨询师的参考上,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人生经验来为求助者提供一种认识自身问题以及认识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解释技术属于内容表达,解释侧重于对某一问题做理论上的分析,而内容表达则是指咨询师提供信息、建议、反馈,等等。
三、指导技术:
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技术是对求助者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咨询技术。
四、情感表达技术:
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咨询师做出情感表达,其目的是为求助者服务的,因此表达的内容、方式应有助于咨询的进行。咨询师应注意,一般只对求助者作正性情感表达,为表达共情时的负性情感表达除外。
情感表达和情感反应完全不同,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及对求助者的喜怒哀乐,而情感反应是咨询师将求助者的情感内容整理后进行反馈。
五、内容表达技术:
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各项影响技术都属于内容表达。内容表达技术和内容反应技术不同,内容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意见,内容反应则是咨询师反应求助者的叙述。
六、自我开放技术:
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
咨询师,尤其是初学者务必注意,是否对求助者开放,一般应以求助者请求为准,咨询中应该反对随意的,过于主动的自我开放。是否进行自我开发,要考虑开放后对咨询的影响。
七、影响性概述:
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为影响性概述,相当于内容较多的内容表达。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不同,前者概述的是咨询师表达的观点,而后者概述的是求助者叙述的内容。
八、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1、目光注视:
在传递信息的所有部位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倾听时目光往往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并不是直盯着。讲话时,视线的接触会比听对方讲话少一些。咨询师目光大体在求助者的面部为好。
2、面部表情:
眼睛或嘴巴张大,眉毛上扬,是惊愕的表情;害羞会脸红;人在深思或竭力解开疑惑时会皱起眉头或眯起眼睛。
3、身体语言;
一般低头表示陈述句的结束,抬头表示问句的结束。摊开双手、解开外衣纽扣或脱掉外套,表达一种真诚、坦白。双手交叉在胸前则常表明一种防卫,表示否定、拒绝或疏远。会谈时略微倾身于他,会使其感到被接近、被理解。
4、声音特质;
声音节奏加快表明紧张和激动,节奏变慢则有可能是因为冷漠、沮丧,或正在思考是不是要表述,如何表述。语言传达信息,语气代表态度,肢体动作给人体验感受。
5、空间距离;
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应符合有助于咨询关系建立、彼此感到适宜的原则,距离以1米左右为好,最好是成直角或钝角而坐。
6、衣着及步态;
衣饰能反应一个人的个性、经济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等,尤其是较能体现出来求助者来访时的某种心情。
又称“质疑”“对峙”“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求助者常见的矛盾有:
1、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2、言行不一致;
3、前后言语不一致;
4、求助者、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咨询中有时出现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评价与求助者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或咨询师所见与求助者的陈述存在矛盾。
注意:
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有矛盾的事实存在才可以使用该技术。
2、避免个人发泄:应以求助者的利益为重,不可将面质变成咨询师发泄情绪乃至攻击对方的工具或理由。
3、避免无情攻击:有些咨询师把面质当作表现自己智慧与能力的机会,因此没有考虑求助者的感情,一味地、无情地使用面质,致使求助者无法招架,陷入尴尬、痛苦状态。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一般来说,在良好的咨询关系没有建立前,应尽量避免面质,若不得不用,应使用尝试性的面质。
二、解释技术:
指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等进行解释。
解释是面谈技巧中最复杂的一种。它与内容反应技术的差别在于,内容反应是从求助者的参考框架来说明求助者表达的实质性内容,而解释则是在咨询师的参考上,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人生经验来为求助者提供一种认识自身问题以及认识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解释技术属于内容表达,解释侧重于对某一问题做理论上的分析,而内容表达则是指咨询师提供信息、建议、反馈,等等。
三、指导技术:
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技术是对求助者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咨询技术。
四、情感表达技术:
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咨询师做出情感表达,其目的是为求助者服务的,因此表达的内容、方式应有助于咨询的进行。咨询师应注意,一般只对求助者作正性情感表达,为表达共情时的负性情感表达除外。
情感表达和情感反应完全不同,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及对求助者的喜怒哀乐,而情感反应是咨询师将求助者的情感内容整理后进行反馈。
五、内容表达技术:
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各项影响技术都属于内容表达。内容表达技术和内容反应技术不同,内容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意见,内容反应则是咨询师反应求助者的叙述。
六、自我开放技术:
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
咨询师,尤其是初学者务必注意,是否对求助者开放,一般应以求助者请求为准,咨询中应该反对随意的,过于主动的自我开放。是否进行自我开发,要考虑开放后对咨询的影响。
七、影响性概述:
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为影响性概述,相当于内容较多的内容表达。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不同,前者概述的是咨询师表达的观点,而后者概述的是求助者叙述的内容。
八、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1、目光注视:
在传递信息的所有部位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倾听时目光往往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并不是直盯着。讲话时,视线的接触会比听对方讲话少一些。咨询师目光大体在求助者的面部为好。
2、面部表情:
眼睛或嘴巴张大,眉毛上扬,是惊愕的表情;害羞会脸红;人在深思或竭力解开疑惑时会皱起眉头或眯起眼睛。
3、身体语言;
一般低头表示陈述句的结束,抬头表示问句的结束。摊开双手、解开外衣纽扣或脱掉外套,表达一种真诚、坦白。双手交叉在胸前则常表明一种防卫,表示否定、拒绝或疏远。会谈时略微倾身于他,会使其感到被接近、被理解。
4、声音特质;
声音节奏加快表明紧张和激动,节奏变慢则有可能是因为冷漠、沮丧,或正在思考是不是要表述,如何表述。语言传达信息,语气代表态度,肢体动作给人体验感受。
5、空间距离;
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应符合有助于咨询关系建立、彼此感到适宜的原则,距离以1米左右为好,最好是成直角或钝角而坐。
6、衣着及步态;
衣饰能反应一个人的个性、经济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等,尤其是较能体现出来求助者来访时的某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