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不到便宜就算吃亏,是外交的失败,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合作共赢的观念,只有一方得利、一方失利的零和博弈。
在西方,国家间的交往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都是以被害妄想症作为底层心理进行社交。
所以中国人很难和西方人成为真正的朋友,从被害妄想症患者的视角看世界,世界充满危险,所有人都心怀不轨。
对他们释放过多的善意,他们反而会害怕,他们会认为你另有所图。
以前见过几位在欧洲国家做生意开店的中国人,他们说:在欧洲对员工再怎么好都没有用,鸡毛蒜皮的事他们都会举报,该偷东西还是偷东西,你想和他们建立超越雇佣关系的熟人关系根本不可能,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这里或许有一部分种族歧视的成份,但西方人的社会观就是如此,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用被害妄想症的视角看所有人和事,包括国家和政府。
在中国,新中国建立已有 75 年,还有很多人对李德胜同志怀有感恩之心。人与人交往时讲究知恩图报,中国人“两肋插刀”这种观念是怎么来的?前提就是感恩之心。
中国人认为,我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也会为我两肋插刀。
也就是说,我默认朋友有感恩之心,有了这样的基础认知,才会有两肋插刀这种行为。这是专门为了传播佛法故意培养出来的民族性格。
Ⅱ)权威——以愚昧、谦虚为前提
第二个是权威,相信权威也需要前期的铺垫。一个是权威人士所掌握的知识和认知高度要达到一定程度,除此之外,向权威人士学习的普通民众要足够愚昧,还要有谦虚的品格。
在这里,首先是权威人士的培养问题。组建僧团是为了传承佛法,也是为了彰显权威。
僧人要学习佛经就需要读书识字,在过去遍地都是文盲的情况下,出家人大部分都是读过书的知识分子,有了知识再加上持戒精严,在世人眼中就是有权威性的僧宝。
其次是普通民众的无知。我们已经知道,教育是设计国家时三个天赋中的一个,如果过快地普及教育,国家会发展很快,同时消亡也很快,所以教育要慢慢推进。
中国在过去的封建王朝里,一直推行愚民政策,以此拉开权威人士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知识差距,致使普通民众相信权威。
最后是谦虚,谦虚这种品格也需要不断地铺垫。在《易经》里,只有谦卦是六爻全部好的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谦虚作为重要的品格不断地被强调,告诉人们放低自己,虚心学习会走向成功,也塑造了很多有关谦虚的名人事迹。
在修行方面,贡高我慢心是最大的障碍,“心中无圣人者不可度”,凡夫看人,不是取外相就是取世间身份,要知道看得到的一切相都是妄想和合而成,凡夫无法用肉眼看出他人真实的境界。
凡夫又喜欢标榜自己的身份和过往的成就,无非就是炽盛的我相而已。再来人往往以平凡的身份行走人间,谦虚的心态也是再来人考察凡夫修行者的重要考题。
与中国相比,西方人的底层心理是被害妄想症,对于这种心理的人来说,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首选方法是假装强大,所以西方人喜欢吹嘘自己,和中国人形成鲜明对比。
看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很多普通民众已不再相信专家,因为知识已经开放给了所有人,人人都可以自由学习知识,尤其是出现网络后,世界从知识积累的时代进入了知识搜索的时代,大部分知识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
至于专家,相信大部分专家是有真才实学的,但有一部分专家学知识就是为了赚钱,为身份地位,专业领域的功底反而不那么扎实。
相比而言,普通民众学习某专业的知识,那是真的热爱,学得比专家还认真。
在知识方面,专家和普通民众没有形成差距的情况下,专家已经没有了权威性,专家还时常发出不食人间烟火的言论,致使普通民众对专家的信任一落千丈。
——《坐禅2*次世代版终极佛法》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