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7日漏签0天
外国邮票吧 关注:20,034贴子:373,99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52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外国邮票吧
>0< 加载中...

我的专题集邮经历与教训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半闲人1963
  • 损则有孚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9月底,因上网搜索果戈里邮票的资料而很偶然地来到了外国邮票吧。一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并由此激发起重新系统收集外国文学专题邮品。
自进入本吧以来,时常忍不住地在一些帖里劝别人不要盲目收集外国邮票。下面这篇文章是今年5月为我市邮协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而作,是自己这么多年在收集外邮方面的心得总结,希望能对一些吧友有所助益。


  • 半闲人1963
  • 损则有孚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是1980年开始集邮的,但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没有加入集邮协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单干户”,直到1989年我校成立了集邮协会,市邮协派人来讲课,才了解到什么是邮集和编组邮集的基本要求。是年底,我编出第一部人物专题邮集,参加了校内邮展。不久,我认识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张庶元老师,获得他的指点,开始缩小收集的范围,重点收集中外文学专题邮品。
那时,国内收集外邮的渠道还相当闭塞,又受制于经济条件,因此购买的外国文学邮票多是信销票或盖销票。1992年,我编组了一部资料性的文学家邮集报名参加市里举办的“庐阳之春”邮展,却未能入选。通过阅读《集邮》杂志上的文章,我明白这种简单罗列式的编组方式是正在被淘汰的,加上在收集的过程中,发现苏联发行的文学家邮票和邮资封片的数量较多,于是再缩小范围,朝着编组一部俄苏文学专题邮集的方向去努力。张庶元老师听到我的打算后,送了一些他从苏联带回来的实寄邮品给我。
正当我的收集具有一定规模时,一位广东台山的邮友不知何因要转让掉自己的全部文学专题邮票。接到他的转让目录后,我算了一下苏联邮票的总价超过了千元,当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犹豫了几天,终于决定咬牙买下,赶紧给他打了电报。一周后,看到他在回信中说原来就知道我收集苏联文学邮票,所以首先会让我挑选,心中的一块石头不禁落了地。收到这批邮票后,几乎换光了以前集的盖销票,自觉藏品的档次一下就提高了许多。当时还有一个好机会就是苏联解体,大量的苏联邮票如潮水般涌进国内,以前感觉可望不可及的四五十年代发行的邮票都能够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得到。这样,到1994年底,我收集了九成以上的苏联文学邮票,编出了名为《从溪流到大海——俄罗斯古典文学的发展与成就》的邮集,分为古代俄罗斯文学、18世纪俄罗斯文学、19世纪前半期俄罗斯文学、19世纪后半期俄罗斯文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俄罗斯古典文学的影响六章,陆续参加了市、省的邮展,并开始把目标定在参加全国邮展。
鉴于苏联邮品相对而言价格较低的情况,我尽量地对内容做了扩展,以便能收纳进西欧等国家的邮品。1996年在北京参观亚洲邮展时,用1000元从一位意大利邮商那里买了1枚匈牙利1949年普希金小型张邮票首日实寄封和1枚苏联1939年谢德林邮票实寄封,这是我当时购买的最贵的外国邮品了,冲击全国邮展的信心顿时增加了许多。邮集的名称也改为《俄罗斯古典文学的发展与成就》。但现实却是无情的,第二年,在全国邮展预审会上,这部邮票被淘汰出局。这时,国内专题集邮的水平上升得很快,我知道这部邮集以后参加全国邮展的希望非常渺茫了,虽然又参加了数次市、省级邮展,但慢慢地就停止了后续的投入。



2025-05-17 20:36:02
广告
  • 半闲人1963
  • 损则有孚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02年5月,市邮协主办了庆祝协会成立20周年邮展,我被指定编组一部15框的文学专题邮集展出。于是,这部邮集被拆散,邮品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但俄罗斯文学部分是除中国文学外最丰富而完整的一章,有62张贴片。展览结束后,这部集子也就躺在书柜里睡大觉了。
2004年6月,省邮协赵斌主任联系我说,拟把我的俄罗斯文学邮集推荐到当年在岳阳举办的全国民间文化专题集邮展览去。这个消息让我真感意外,我当然不愿意放弃这次机会,于是答应参展。后来我才知道当时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赵主任说的这次邮展前不做参展资格评审错听成了邮展对参展邮集不做评审!这时合肥正值黄梅季节,我没敢急着动邮品。心想,反正不评审,做成什么样子都无关紧要,况且还有那62张贴片保底呢。不料随后因连续出差而将重做恢复邮集原貌之事拖了下来,直到离交邮集只有几天时,我才把现成的贴片抽出,添加了一些苏联发行的邮资封片等邮品,拼凑成集,邮集的名字改为《俄罗斯文学的发展与成就》,仍是六章,只是把原来的“俄罗斯古典文学的影响”改为“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文学”。邮集交到省邮协时,看到赵主任欲言又止的表情,我明白他对集子不满意,一交谈才知道自己听错了话。重做已然来不及,只好听天由命了。果然,这样的集子参展,注定不会有好成绩,最终只得到一纸参展证书。
随着对专题集邮的理解,现在已明白这部邮集存在很大的先天不足,注定了发展前途不大:其一,从选题看,诸如文学史、美术史、音乐史之类的邮集必须严格按照既有的史实进行编组,创新性差,拓展难,因为你不可能在集子里凭空捏造没有出现过的人、没有发生过的事。其二,以某一国家事物做选题必然导致邮集的素材多限于这个国家发行,而高水平专题邮集的素材讲究的却是多国别、多品种、多时期。我的这部集子里只有常规的邮票、邮票首日封、邮资封片、纪念邮戳等,而且绝大部分是1950年代以后的邮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与选题密切相关的反映俄罗斯文学的邮票最早是1930年代才发行的。象显示实力的试模印样、样票、变体票、电报纸等均没有,呈现多样化的小本票、邮资机符志、附票、邮票边纸等素材也几乎未见。因为苏联和俄罗斯发行这类邮品不多,如果较多使用其他国家发行的这类邮品,又担心喧宾夺主。其三,可能是苏联与东欧国家曾大量印销盖销票的缘故,苏东国家邮票在集邮界评价不高,有一阵甚至被人们视为是低档次邮品。而我这部集子恰恰是以苏联邮品为主编组的,自然也就得不到好成绩了。从这部邮集参展的过程可见,选准一个题目对日后的顺利发展和好成绩的取得是多么地至关重要,而当初只是考虑了个人的专业知识与兴趣。
现在我虽然仍继续收集着中外文学方面的邮品,但已彻底放弃了编组这类选题专题邮集的打算,因而很后悔因自己的掉以轻心而白白浪费了岳阳参展的机会。否则,再差也能以铜奖为这一阶段的专题集邮之旅画上一个句号吧?



  • 半闲人1963
  • 损则有孚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duanhaose12345
  • 终日乾乾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东西呀,看完了受益匪浅。


  • 巴顿洛洛
  • 时乘六龙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习了。


  • 断砚斋
  • 密云不雨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希望看到您的整部大作,
如能再“装潢”一下参加本吧的【2012外国邮票吧活动(一)】一框集邮展。
一定会为咱《外国邮票吧》吧增色!!!
期待中.............


  • 扬州邮子
  • 损则有孚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实楼主遇到的主要是专题选题问题。专题选题很重要。有道是:女怕嫁错郞,男怕入错行----选题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邮集的层次,在现有规则下,有些选题难有作为。
多次看邮集,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确能搞出意想不到的东西。如《线》、《手》、《水》、《风》等,能大能小、能新能旧、能贵能廉,常常让人惊喜不断。


2025-05-17 20:30:02
广告
  • cacoins
  • 震惊百里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要是有个普希金本人的实寄封肯定获奖了


  • 梅钦fan
  • 密云不雨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后辈学习了


  • 半闲人1963
  • 损则有孚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多谢各位关注与捧场!各位所提意见与建议对我很有启发,但个人感觉,就此选题来说,有的实行起来不太容易,可能我所受到的教育与工作经历就限制了创新能力与想象的空间。
不会讲故事,也是国内许多专题邮集存在的通病, 以后如果再编新邮集,在观看(或评审)其他人邮集时,我一定会有所考虑的。



  • tounion
  • 密云不雨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习了,看来楼主是合肥人啊,我上大学的时候参加集邮协会,那时候也有机会参加过张庶元老师的讲座。在我看来,集邮以及编组邮集的目的就是开心,当然能得奖就更好了,不能得奖也没什么,毕竟在组集的过程中,对自身而言,已经大有收获了。


  • 宇石兰
  • 时乘六龙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专题邮集的编排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楼主这种还是典型的第一阶段编排方式,但上世纪最后的十年国内大都是这样编排的;本世纪初,讲故事的要求方到了首位,楼主的第一个题目很好,《从溪流到大海——俄罗斯古典文学的发展与成就》,故事线清晰!即使今天,这也是一个合格的五框题目;现在的专题集邮已经发展到第三阶段,要求有故事线的同时还要有趣味性,这被归入创新范畴。
谈谈楼主的两个困惑,一部五框邮集,将美术史,文学史,很难讲好,有诸多此类的尝试成绩都不理想,关键是要脱离讲史的窠臼,现在国内大都采取横向组集的方式。我想,《普希金》可能就是一个五框的题目,但这个题目还是第一阶段的题目,至少有一半的国人组集时还喜欢用这类题目!如楼主举的几个例子。成绩好不等于题目好。至于素材,主要看拓展的功力,国际上有两部计算机的邮集,仍然有金奖和大镀金的成绩!计算机的出现都是我们看着它发展的,如何融入早中期邮品,是要靠拓展完成的。
如果可能,请把纲要页传上来,我们再做讨论。


  • 半闲人1963
  • 损则有孚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多谢指教,很有启发。
我一直陷于此集很难编好的困惑中,通过与大家的讨论,感觉还是自己的思路存在问题。记得江苏唐晓萱先生以前编的集子名为《歌德》,现改为《歌德——他的时代 他的世界》,一下就可以做不少的拓展。
但就你说的计算机的集子来说,感觉如果是按计算机发展历史来编,可能拓展性就比较弱,而如果是从计算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入手,就完全不一样了。
说到“要脱离讲史的窠臼”,感觉做为中国人来说,编组外国文化方面的邮集是相当不讨巧的,受制于知识背景、语言能力等因素,很难在这方面有大的突破。
另外对您所说“现在国内大都采取横向组集的方式”我还不太明白,是否可以讲得更清楚些?我感觉现在国内编组的邮集多数还是单线似的。



2025-05-17 20:24:02
广告
  • 宇石兰
  • 时乘六龙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所谓横向组集,就是一个断面的意思,比如,十九世纪文学,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类型等,有一本《六人》的书,我以为就最典型的横向论述。文学方面组集我思考的不多,一时之想。
《歌德》是第一代题目,《歌德——他的时代 他的世界》是第二代题目,第三代题目会更聚焦,但更有趣。目前是第三代题目刚起步。
我的理解,题目之重要,是因为纲要必须以题目为依据,而拓展必须以纲要为准绳。国人对这个认识不深,很多是集子都编的差不多了,题目还没定(其实这也暴露出邮集的大而全);或临时换题目,甚至有展品目录印刷错误而把自己的题目变更以符合目录的现象。
计算机的邮集,我准备传上来,供大家讨论。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52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外国邮票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