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吧,好几篇有这些设定的同人我都忠实追看…只是每次看到类似的设定都会有一种“虽然瑕不掩瑜,但要是能仔细琢磨琢磨就完美了”的感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王和麒麟、六太、骁宗的几个设定
1、关于王和麒麟的事,百姓、官吏随口说来,非常熟悉。
同人里经常会出现百姓也好、官吏也好如数家珍地说起麒麟的掌故和故事,还在一山、二山时忧心忡忡……其实这不可能的啊。
麒麟的事别说百姓,就算是官吏也所知不多,平常人对麒麟和王其实没什么了解。
在月影篇中,阳子和乐俊一开始怀疑尚隆是延台甫,对麒麟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麒麟一般是金色的头发,尚隆不可能是麒麟,可他们偏偏这么误解了,可见麒麟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是多么模糊。
戴国的一个官吏甚至还以为所谓麒麟选择王,就是把麒麟捕捉到手就行了,他去抓泰麒,还煞有介事地请蓬山把泰麒赐给他…..官吏都这样了,何况其他人。
还有同姓者不可能为王的事,我们读者都知道,可庆国官吏中知道这一点的不多,王和麒麟的一些规则、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羁绊,真的是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事,或者是与天道有关的神仙,或者是学识渊博、研究过这些的人。
王和麒麟在常世是很有神秘感的。
所以,每当看到同人中随便来个路人甲乙丙都对麒麟的习性了如指掌,百姓们动辄庆祝国君过了一山、二山,只要剧情需要,谁都能成为对王和麒麟滔滔不绝说上一通的万事通,我就想扶额。
2、六太整天撒娇,而且声音“软软的”、“软糯的”等等等等,神经纤细得不得了,动辄害怕尚隆失道,还经常为戴国的事、芳国的事感伤流泪。
六太不是那种音清身娇好推倒的娇弱小正太,纵观已经出过的小说,唯一一次有撒娇嫌疑的就是在地道里让尚隆背他,而且那还是在他身心都受到残酷折磨后,与王久别重逢的情况下,当时的他极度脆弱。
其余时间六太童鞋都是耐打又经摔的样子,跟尚隆之间也没有明显的撒娇与被撒娇的关系,两人更像是旗鼓相当的损友,互不相让地相互吐槽,为了自己能够溜出宫去玩,不惜相互扯后腿,就算郁闷也要扯着对方一起郁闷。六太不会那么撒娇,尚隆也没有那么明显的宠溺。
而且六太是麒麟没错,但麒麟并不是看到悲惨的事就要悲伤不得了,然后哭泣。尤其是大国的麒麟,他们的年龄长,阅历丰富,虽然因为慈悲的天性很容易同情别人,但并不会看到一件惨事就感伤,否则十二国的王朝更迭那么频繁,麒麟还不是整天哭哭啼啼的,更何况六太这种个性开朗不羁的麒麟呢。在黄晓中,他虽然因尚隆没能深入救援泰国而不满,可那也仅仅是不满,停留在对国事的见解有分歧的程度上,并没有因此就像有些同人中写的那样,兔死狐悲地暗自神伤。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尚隆独自坐在斡由坟墓前,六太前去与他交谈,尚隆并没有说出口,六太就从他的神情和三言两语中知道他想独自待着,于是痛快的、非常理解的、毫无负担的离开了。这给我一种“知己”的感觉,而且是在精神领域上非常平等的“知己”。要是搁在某些同人文里,估计六太又要感伤,然后担起无谓的心事来。
3、骁宗只有霸气,对谁都是霸气十足,自大过头,是一介纯粹的武人
说实在的,一直以来我都是雁国的死忠,最近被骁宗黑硬生生逼成戴国粉了…….
骁宗的霸气固然强烈,但他的霸气是气质上的,内在的,并不是那种外在的形式。
他待人接物很有礼貌,考虑得周到,也懂得谦下。泰麒和李斋在初次面对他时,不约而同地感到紧张,那是被他的气质所摄,其实看他的态度和言谈,还是很有分寸的。对于州师将军的李斋,他发自内心地尊敬,倒是李斋自己在他面前有某种意义上的自卑感。他还打趣李斋跟泰麒,说“公很有眼光,李斋将军在承州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
说到“很有眼光”这句话,我更想扶额,不光是在同人中,许多读者评论时总是非议这句话,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是有些玩笑意味的,他也不止说一次,在泰麒夸奖李斋时,他也说泰麒“有眼光”。就是我吧,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开这种玩笑,同事夸我某篇文章写得好,我就会说“算你有眼光”,这到底有什么好非议的,怎么就成了自大了…..
他自信,但不自大,深知反省的必要性,当一件事出现差错时,他最先想到的就是“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其实他在最初被泰麒否决时并有什么不平,只是觉得自己有所欠缺。他真正觉得遗憾是在见识到泰麒的勇气和信念后,心中对泰麒起了敬意,然后才觉得自己不能被这样了不起的麒麟承认,实在是可惜了,这不是功利主义,而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还可以谈谈他对女仙的态度,他对女仙一直都保持着应有的礼节,该道歉就道歉,该低头就低头,还是尊敬的时候多,只有在他认为女仙过头了时,才以霸气压制对方,而女仙也心服,认为他说得对,最后甚至为他感到可惜,认为他这么明理的男人,居然没有天启。这一点最让我佩服,说实在的,蓬山的女仙那是相当自我中心,她们才是真的目中无人,当然,这也是由于她们飞仙的身份和照顾麒麟的职责所决定的。能让女仙们口服心服,还让女仙们希望他是泰麒的王,实在是不容易。
骁宗绝对不是霸道、自大的人,他懂节制,通礼仪,明事理,他登上王位后,所想的不是证明自己的能力,他总是想如何让戴国的百姓过上好日子,看到王宫奢华,他想到百姓,看到天气寒冷,他想到百姓,骁宗的自尊心非常强,但他并没有把自尊心摆在第一位,女仙们说的好,“这个男人非常明理”,什么叫明理?骁宗把强烈的性格摆在国事后面,这就叫明理。
4、张冠李戴或夸张其辞,把一切帅气的行为都归于自己的本命
举个尚隆和骁宗的例子吧。有一篇同人,说尚隆为了六太,亲手抓了驹虞“虎”和“玉”……我们先不论原著中明明白白写了,尚隆和六太的坐骑是官员们献上来的,但就这件事而言,绝对不是尚隆会做的。
我最喜欢尚隆,所以总是翻来覆去琢磨这个男人。尚隆是个大而化之的人,他从不纠缠于细节,而且相当实用主义,他不会那么讲究地非要亲手捕捉骑兽,恰恰相反,他是相当不讲究的人,无可无不可,他才不在乎骑兽能不能看得起他,能用就行,而且六太也不会那么矫情地非尚隆亲手捕捉的骑兽不用。
非要亲手捕捉驹虞这种事比较符合骁宗的性格,骁宗自尊心强烈,而且自我要求严格,他只对吃穿用度不讲究,其余的事要求得相当严格,不被泰麒承认,他宁愿辞去仙籍(要是换成尚隆,估计该干嘛干嘛),他无法容忍自己的骑兽不是心悦诚服地认他为主人。
所以,亲手捕捉骑兽这件事固然帅气,但尚隆偏偏是不到关键时刻一点不帅的家伙~~~骑兽并没有重要到让尚隆展现帅气的地步。
还有阳子,我坚定地认为阳子将成为明君,但不至于成为十二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有人都比不上、所有的王都佩服得不得了的、像大熊猫一样稀缺的明君。有时候看文看到延王也好,宗王也好,泰王也好,所有出场的王都把阳子赞得跟天神一样,我就黑线。阳子要成为明君,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而且阳子固然出色,其他的王也不是打酱油的,不会都比不上她的……
以上几个我经常看到的桥段….纯粹是发泄,如果有不幸躺枪的,在此说声抱歉,请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