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ohu.com/20080309/n255606892.shtml
老太日生活费不到10元 20年间捐款四百万做善事
在连江琯头镇上坪村,提起柳秀芳,几乎无人不晓。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太太几十年如一日,省吃俭用将子女从国外寄给她的钱攒下来,捐给社会公益事业,20多年来累计捐资超过400万元。
因为她的善举,近千名寒门学子得以重返校园。
她对自己很抠门 每日生活费不足10元
日正值三八节,记者驱车赶到柳秀芳家里。虽然已80多岁,但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
“助学捐款的事情不要提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老人婉言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老人的义子陈信皋告诉记者,老人家对自己很抠门,“她每天的伙食就是三碗干饭外加三碗青菜,每日的花销加起来不足10元钱”。她穿的衣服都是子女买的,她自己从来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
陈信皋还讲了一个细节:一次老人家去外地看一个孩子,归途中口渴难忍,想买瓶矿泉水。第一家店卖2元,她没买。第二家店卖1.5元,她还嫌贵,最后她一路忍着回到家才喝上水。
她对别人很大方 20多年捐款逾400万元
原连江县文化局局长方才术告诉记者,柳秀芳老人对慈善事业她从不吝啬。
2003年,连江县特教学校刚开办,因条件限制,200多名残疾儿童只好挤在一所工人疗养院里上学。这座房子早就被定为危房。
柳秀芳得知后,一下子捐了20万元。之后,县政府批划一片山地,一所新型的集教学、住宿、试验、康复于一体的设施拔地而起。
连江小沧乡是畲族居住地,乡里惟一的小学坐落在崇山峻岭中,条件十分艰苦。寒冬,寄宿生睡在木板床上,连棉垫都没有。柳秀芳老人赶到那里,用手摸摸冰冷的被褥和木板床,流泪了,立即拿出2万元,为孩子添置了棉垫和新被褥。当了解到有4名贫困生无法继续升学,柳秀芳毅然决定承担这4个学生的上学费用直至大学毕业。
前年,柳秀芳老人过八十大寿,她把儿女准备给她祝寿的38万元捐给当地建公园。
老太日生活费不到10元 20年间捐款四百万做善事
在连江琯头镇上坪村,提起柳秀芳,几乎无人不晓。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太太几十年如一日,省吃俭用将子女从国外寄给她的钱攒下来,捐给社会公益事业,20多年来累计捐资超过400万元。
因为她的善举,近千名寒门学子得以重返校园。
她对自己很抠门 每日生活费不足10元
日正值三八节,记者驱车赶到柳秀芳家里。虽然已80多岁,但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
“助学捐款的事情不要提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老人婉言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老人的义子陈信皋告诉记者,老人家对自己很抠门,“她每天的伙食就是三碗干饭外加三碗青菜,每日的花销加起来不足10元钱”。她穿的衣服都是子女买的,她自己从来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
陈信皋还讲了一个细节:一次老人家去外地看一个孩子,归途中口渴难忍,想买瓶矿泉水。第一家店卖2元,她没买。第二家店卖1.5元,她还嫌贵,最后她一路忍着回到家才喝上水。
她对别人很大方 20多年捐款逾400万元
原连江县文化局局长方才术告诉记者,柳秀芳老人对慈善事业她从不吝啬。
2003年,连江县特教学校刚开办,因条件限制,200多名残疾儿童只好挤在一所工人疗养院里上学。这座房子早就被定为危房。
柳秀芳得知后,一下子捐了20万元。之后,县政府批划一片山地,一所新型的集教学、住宿、试验、康复于一体的设施拔地而起。
连江小沧乡是畲族居住地,乡里惟一的小学坐落在崇山峻岭中,条件十分艰苦。寒冬,寄宿生睡在木板床上,连棉垫都没有。柳秀芳老人赶到那里,用手摸摸冰冷的被褥和木板床,流泪了,立即拿出2万元,为孩子添置了棉垫和新被褥。当了解到有4名贫困生无法继续升学,柳秀芳毅然决定承担这4个学生的上学费用直至大学毕业。
前年,柳秀芳老人过八十大寿,她把儿女准备给她祝寿的38万元捐给当地建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