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交通大学吧 关注:2,800贴子:148,162

广东工业大学重新崛起之路 齐齐献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广东工业大学风光:

大学城校区:

龙洞校区:

东风路校区:

番禺校区:


1楼2015-07-18 22:42回复
    广东工业大学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合并之初是以国家211工程建设为目标,而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恰逢国家扩大内需,普及高等教育,于1998年降格为二本院校,并于1999年龙洞校区建成之际第一次扩大招生,招生人数由约1600人-->3400人,又于2004年大学城校区落成之时,第二次大规模摸扩招,招生人数由约4000人-->9600人,并持续扩招至10700人。
    于2013年31个本科专业回归一本招生,于2014年全校75个本科专业回归一本招生,并于2015年首度缩招,招生人数减至9700人。


    2楼2015-07-18 22:52
    回复
      2025-05-13 05:52:52
      广告
      2015年起,广东将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若干所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大学,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点学科,期间(2015年-2017年)省财政安排50亿元。经过层层遴选,最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7所高校入选。
      ------------------------------------------------------------------------------------------------------------
      陈云贤副省长——今后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除了中大、华工外,近年来广东发展比较快速的高校包括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他们的综合实力排在全省前列,但与‘985’工程高校的一级指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陈云贤表示,如在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比例上,这五所高校的平均比例是1:4.98,“985”工程高校平均为1:1.5;在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数上,这五所高校分别为“985”工程高校的1/3和1/2。
      ------------------------------------------------------------------------------------------------------------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yYPhxyCF4rASsbDiu4CkAE-JSxu5T-qeeC4-fm3tU55gVgqVUkvWVDn5WaZxaaUO4J07UaUnFrkTvisU5YRVZYODzK2_l-eREgbSAd29ivZgCT9eXin07mkmp_1pRW5kF8JEfA-ga7cR0Yyj8S1IzbTIyfht_Sp0vJkBKfLV-a


      3楼2015-07-18 22:58
      回复
        2013年,全国985、211及非985、211院校科研经费及经费来源分布情况,(非985、211)广东工业大学榜上有名,名列第五!


        5楼2015-07-18 23:05
        回复
          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研究——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
          http://cco.dlu.edu.cn/ViewInfo.asp?id=626

          ----------------------------------
          可见,曾经的广东工业大学是堪比华北电力大学(985)、河北工业大学(211)等知名理科院校的,也从侧面说明广东工业大学合并之初是高规格,以建设成为国家211工程为目标的一间理工类综合大学。


          6楼2015-07-18 23:08
          回复
            广工校报:图解高水平大学建设。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IP属地:广东8楼2015-07-18 23:23
            回复
              在政府眼中,广工还是很重的,前任校长是正厅平级调动,现任书记也是正厅平级调动。现任校长,大家都知道,机关单位副厅实际权力不小于事业单位的正厅。
              广工的失败,估计只是广东教育布局的失败,省属大学中没有一家是综合类大学。以下是一些省市的省(市)属综合类大学
              上海:上海大学(211,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江苏大学(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
              陕西:西北大学(211)
              湖北:湖北大学
              福建:福州大学
              河南:河南大学
              湖南:湘潭大学
              -------------------------------------------------------------------------------------------
              广东省府是否会将广东工业大学合并某医药学院、某师范学院而打造成为广东省属综合大学呢?
              ------------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9楼2015-07-18 23:25
              回复
                广东工业大学还是有实力的,从前学科教授评审权==一级博士点

                11个学科教授评审权,放眼全国也是实力杠杠的,毕竟教授可是终生受用的,一旦评上则各类待遇等级都忘上提,而且不受工作调动而影响,受影响的仅是硕导、博导的资格而已
                --------------------------------------------------------------------------------------------
                数据来源:http://www.gdut.edu.cn/newgdut/jbsj.htm


                12楼2015-07-18 23:31
                收起回复
                  2025-05-13 05:46:52
                  广告
                  经典言论来自《广东高水平大学 你猜我猜》--@阿4哥哥 :
                  广东还想保持优势,高端制造业是发动机,华工中大已经发展碰到天花板的,投钱给中等学生更快见效,广工肯定是要被推到幕前的。如果说参照物的话,浙江工业大学就是最好的例子,浙工是2011牵头单位,又有一个国重(培育),当然你们会说浙工是浙江老二,当然厉害,其实不完全是这样,浙工02年前后和广工情况差不多
                  ---------------2015-05-08 22:09
                  个人汕大和湛江海洋不进,可能我说了惹人厌,特区的两所大学,我觉得有点像阿斗,花了那么多钱,实力不见长,如果钱花在广工身上,我敢说,肯定甩他们几条街,问题是,现在他们还是和广工这些穷孩子相提并论。其实大家说汕大是重本,不差,我理解,但汕大和汕大医学院是分开招生的,这点你们又知道不知道?就我们以前,汕大医学院念得好,是可以保送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深造的,这也是为什么汕大医学院分开招生的原因,因为汕大医学院的生源比汕大好(现在还是不是这样招生我不清楚了,我只是通过这个侧面说明问题)。再者,汕大有李善人基金会的支持,省里不投钱,基金会都会投钱,所以我估计汕大不会来凑热闹。
                  至于湛江海洋,应该来说湛江海洋录取分数虽低,但比广商(广财)、东莞理工、仲恺、佛山科技强多了,因为湛江海洋也是比较早有博士点,后面那堆虽然很热门,但实力真心一般,或者说不具特色吧。但因为名额所限,我估计湛江海洋不会进,人人有份,那看似公平了,实际上挫伤了积极性。湛江海洋的区位决定了他没优势。
                  -------------2015-05-08 22:29


                  13楼2015-07-18 23:36
                  回复
                    经典言论来自《广东高水平大学 你猜我猜》--@新桥秀江 :
                    个人觉得广工还是能上
                    去年创新工程强校广工测评很好,拿到3635万专项拨款,非211中排第二多,足见在省内的分量。再有就是广工的口号是什么?恐怕胡老板很喜欢听“与广东共同崛起,为广东发展做贡献”,试问某些拿钱的学校敢将自己的定位深深扎根并且仅仅局限省情,也说明在省内的地位。
                    现在广工要做的自己心里最清楚,学校不强本质原因不是扩招,是老师差,老师结构不合理,特别学科带头人少,名气大的少,还有科研,不管学生还是老师别太浮躁。前两天的教师排名,广工教师等级C,榜上都没名。应该再继续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比如院士,杰青,长江学者。有了这帮人还怕国重会跑?
                    ----------------2015-05-09 12:35
                    2014年,创新强校工程资金,第一华农 3842w,第二华师 3791w,第三广工 3635w,第四广外 3584w,第五南医 3406w,第六 广中医 2958w,第七 广海 2912w,第八 汕大 2867w.
                    -----------------------------------------------------------------------------------
                    2015年,创新强校工程资金,比较奇怪,硕士点高校得到资金与2014年差不多,博士点高校少半,博士点高校资金如下:第一 华农 2232w,第二 广工 2195w,第三 华师 2105w,第四 南医 2088w,第五 广外 2037w,第六 广海 1833w,第七 汕大 1720w,第八 广东医 1621w,第九 广中医 1562w
                    -----------------------------------------------------------------------------------


                    14楼2015-07-18 23:39
                    回复
                      师兄师姐、同学朋友,我之所以抛出广工会走向综合,会走向重组,会走向改名,基于以下:
                      1、学校的通识教育中心资源以及老师水平提升很快,而且人才储备足,下辖 人文(世界人文)教研部、新闻传播教研部、艺术教研部,个人觉得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会一分为二,新政法学院包括法学系、政治系、社会学系、公共管理系,而马克思主义学院包括思政教研部、哲学系、历史系、世界人文研究中心等。而在新闻传播教研部的基础上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新闻系、媒体出版系等,从学校建立新闻广播站、加强新闻媒体建设看得出学校越来越注重学校名声。最后艺术教研部应该会与艺术设计学院重组,或许改名艺术学院,下辖艺术学理论系、音乐与舞蹈系、戏剧与影视系、美术系、(工业)设计系、服装(模特)系。
                      2、YY广工与广东医(东莞校区)合并,依据:东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松山湖医院)现已关门,从驻地高校与当地政府共建到现在引资(民资)建设,总之现在工地只2012年8月停工后就没有开启过,门诊继2014年停业后就没有再度开启。此项目要重启至少需要8亿建设资金,话说有几个民企能拿出这么大笔资金投资一个三甲医院,而且医疗建设本归政府管理与建设,故此理应有高校接盘,有能力接盘且愿意的高校只有: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分析:中山大学肯定看不起如此一个偏僻地区医院,华工与广东医学科学院合办医学院及生命科学院,故此华工也不会接盘;南方医科大学现已在顺德建设分校,故此重点发展区域在(佛山)顺德,新建附院也只会依靠分校区;暨南大学,可能会接盘,但基于接盘估计医院及校区都会接管过来,教学实践一体化嘛,否则那8亿去建一个医院,实在没必要,而暨南大学已经新建新造校区,估计短期没有意思接盘;广州医科大学,目前情况与暨南大学相似。
                      最后:为何说广东医学院可能放弃东莞校区呢,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一般地区都是政府出资建设驻地高校免费使用与管理,而东莞政府不愿意出资接盘,说明广东医与东莞政府关系接近决裂;而湛江战略地位步步提升,并且承诺在海东区给广东医学院足够办学用地,已经出资(8亿)支持建设海东区人民医院作为广东医附属教学医院,故此可以推测广东医回归湛江是铁板钉钉上的事情了。
                      伴随华南理工大学开办生命科学院以及医学院,作为华工的忠实小弟广工必然也在筹备加紧开办医学院,现阶段,广工有意识地加强学校在制药方面的研究,引入的美国院士、法国院士均为此方向,现法国院士研制出药物临床实验需与中山大学合作,十分被动,不利于广工引进人才,学科布局,学校长远发展。其次,接管广东医东莞校区以及东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医依附临床医学一级博士点可以给广工提供大力的帮助与支持。
                      至此广工会形成11个理工学院,6个人文学院,1个医学院,3个交叉学院(国际教育、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属于综合性大学布局,故此工业大学名称与学校办学规模以及学科布局不相匹配,故此改名提升区域影响力就成了势在必行的工作了。
                      以上仅为个人的一些看法(YY),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5楼2015-07-18 23:41
                      收起回复
                        经典言论来自《广东高水平大学 你猜我猜》--@FFY93 :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面向广东省内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15所高校,并经自主申报、择优遴选产生。高水平大学建设以重点建设项目为核心,分“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项目”两大类。
                        “重点建设高校”的整体实力较强,需精心组织编制本校的整体建设规划和改革方案,同时,需制订5个以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申报“重点建设项目”的学校要在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目标的基础上,自主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并编制项目建设计划,同时,也需编制学校整体建设规划和改革方案作为申报附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整体建设方案、改革方案和项目建设计划均需进行充分论证。
                        申报条件和要求。
                        1.重点建设项目以博士学位授权点或国家、省重点学科的优势学科或学科群为依托进行申报。
                        2.重点建设项目应以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力、争创一流为目标。
                        3.重点建设项目应紧扣国家和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注重与我省重大产业发展对接、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与重大科研创新任务对接,主动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项目应聚焦如下重点方向:
                        (1)对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如: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及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深圳国家基因库等大科学工程。
                        (2)推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注重政产学研资相结合,强化与科研院所、企业深度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无缝对接。
                        (3)与具备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对接。重点支持具有核心技术的大型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型企业,促进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发展(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4)与新一轮技术改造对接。注重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注重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和智能化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注重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促进绿色发展;注重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5)与区域创新建设对接,尤其是与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接。助推高新区发展,大力推动广州、深圳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巩固提升珠江东岸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加快培育和形成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
                        (6)对接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及重大攻关项目。包括:
                        ○1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动力系统、3D打印、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
                        ○2对接战略高技术研发,包括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基因组、超材料、核电子等。
                        ○3支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包括高端成套工艺装备、智能车间、制造基础共性技术、市政基础设施优化、环保装备、绿色建筑、智慧管理、种业创新、农机装备、食品安全、海洋渔业等。
                        ○4支撑信息化先导战略,如新一代互联网、5G通信、物联网、导航与位置服务等。
                        (7)紧扣学科发展前沿、孕育重大原始创新的各类基础研究。
                        所以,这次申报是学科层面和学校层面同时进行的。学科为重点,然后认定得多的,就算是整体进入了。
                        重点支持项目,都是主要面向科学技术领域,所以说,希望挺大。
                        ----------------2015-05-10 15:31


                        17楼2015-07-18 23:46
                        收起回复
                          之前文中所说东莞-广工搞基的一些YY:

                          -------------------
                          ps: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市府、佛山市府关系均非浅,东莞一度联合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办学,选址虎门


                          18楼2015-07-18 23:48
                          回复
                            经典言论来自《广东高水平大学 你猜我猜》--@bcolsip21203 :
                            广东整天说产业转型升级,升了那么多年除了深圳真的升了其他都没有起色,升级关键是工学类院校的支持,长三角理工科院校占到大半,政府强力扶持工科院校,东南同济南航南理上交浙工数都数不过来,所以未来甚至说现在长三角注定是经济科技中心,广东其实已经浪费了不少机会,都不知道广东政府这边为啥那么喜欢扶持文科类学校,培养不出来经管文法类大师就罢了,最后变成工程师都要花钱引进,所以不扶持广工太不明智。可以看一下深圳或者广州的高科技公司老总,除了华工毕业的,大部分都是东南和西南学校毕业过来的。舍近求远有意思吗?无力吐槽。希望母校无论如何都可以继续成长
                            -----------------------------------------------------------------------------------------2015-05-13 22:49
                            假如工科考研的话,江苏可以选择东南,南航,南理工,南邮,河海,南工,南信息,矿大,江南,江苏科技,江大。。。广东只有华工和广工。。广工牛人不少,很多都具备985实力,但因为学校一直被无视,学生也被无视所以都被浪费,假如有多资金可以建设更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情况又是另外一回事,很多普通学生都希望参加实验室,但是机会真的有限,所以政府给钱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不给钱工科学校是发展不起来的,江西财经没有钱也发展的全国有名,到那只能是经管类学校呀。暨大深大学生普遍都很有钱,大把土豪。学校有钱,学生更有钱。政策还都支持土豪学校。呵呵哒,有时候一个地方发展由小见大,在广工读了4年下面会继续在这里读三年研。但是我可能毕业会选择毕业去珠三角,有时候真的很无力。无论怎样,希望每一届学生都给母校增光,而不是永远都屌丝
                            ---------------------------------------------2015-05-13 23:18
                            ps:广东本科(不含独立学院),一共就5家理工类高校(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东莞理工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19楼2015-07-18 23:53
                            回复
                              2025-05-13 05:40:52
                              广告
                              经典言论来自《广东高水平大学 你猜我猜》--@阿4哥哥 :
                              广工入围的,不要想太多。你们以为广工近期那么多大动作是偶然的?可以翻查一下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文,其实年初就有了,现在引起热议是两个看点,一个五十亿,另外一个是政治局委员主持会议,规格很高,前期都是省教育厅在开会。我想广东这次那么重视,很大程度是因为2011广东全面落选有关系,再不重视,错过国家这波发展机会,以后将会全线被动。如果广工落选,估计陈校长都不想干了。放心,看老陈那么蛋定,我相信广工入学是妥妥的。
                              ------------------------2015-05-14 07:30


                              20楼2015-07-18 2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