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基础技术路线之争】
要看懂这盘棋,讨论“iPad Pro会不会取代笔记本”之前,要补充一些基础知识。不管看得懂还是看不懂,都要记住下面这些名词,这会让你显得更像是业内人士,而不是一个在门口看热闹、指指点点的路人。
在电池技术没有质的突破之前,关于计算能力,人类必须在性能、功耗之间妥协。在桌面电脑时代,大部分电脑是插电使用,所以“高功耗、高性能”的X86架构的CPU统治了整个天下。即便是笔记本,也要带着巨大的变压器出门,纯粹靠电池,超过4小时待机的,就是神器了。可是到了移动的时代,人们对待机的需求大增,“低功耗、低性能”的ARM架构的CPU就开始扬眉吐气,占据了主流移动设备市场,Intel节节后退。
简单来说,运行复杂指令集的X86架构的PC设备,高功耗,高性能,所以养着强大巨人的Windows;运行精简指令集的ARM架构的移动设备,低功耗,低性能,所以养着灵活轻量的iOS和Android。再复杂一点来说,Windows是System on Disk,系统在硬盘上;iOS是System on Chip,系统在芯片上。两个阵营的基础架构完全不同,一个侧重性能;一个侧重功耗。
要看懂这盘棋,讨论“iPad Pro会不会取代笔记本”之前,要补充一些基础知识。不管看得懂还是看不懂,都要记住下面这些名词,这会让你显得更像是业内人士,而不是一个在门口看热闹、指指点点的路人。
在电池技术没有质的突破之前,关于计算能力,人类必须在性能、功耗之间妥协。在桌面电脑时代,大部分电脑是插电使用,所以“高功耗、高性能”的X86架构的CPU统治了整个天下。即便是笔记本,也要带着巨大的变压器出门,纯粹靠电池,超过4小时待机的,就是神器了。可是到了移动的时代,人们对待机的需求大增,“低功耗、低性能”的ARM架构的CPU就开始扬眉吐气,占据了主流移动设备市场,Intel节节后退。
简单来说,运行复杂指令集的X86架构的PC设备,高功耗,高性能,所以养着强大巨人的Windows;运行精简指令集的ARM架构的移动设备,低功耗,低性能,所以养着灵活轻量的iOS和Android。再复杂一点来说,Windows是System on Disk,系统在硬盘上;iOS是System on Chip,系统在芯片上。两个阵营的基础架构完全不同,一个侧重性能;一个侧重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