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津桥的一个普通老师,这几年一直带“国贸”的毕业生,指导毕业论文:
今年我指导11个毕业生,6个女的(4个大连的)都找到工作了;5个男的,2个找到工作了,1个由于挂科太多(50多科)不能毕业,但他对我说也找了单位上班,其余2个到论文答辩时候,工作还没定。
07年8个毕业生:2个出国了,1个考研了,其余5个都有工作了。
06年7个毕业生:1个考研了,其余6个好像也都找到工作了,印象不是很深。
下面谈谈我的观点:
1.可能是我带的学生都太强了,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觉得津桥学生的就业率还不错!听说今年财政专业的就业率不好,其它专业的也不太清楚。不过今年就业率也能达到50-60%。
2.影响“找工作”的因素很多:学校、自身、家庭、社会经济大环境等等。先谈学校,现在有些单位招人要看“出身”的,好学校毕业的“出身”自然好!很明显,一个“北大”毕业的,一个“津桥”的,如果我是招人的,也会选北大的!因为招聘的时候,无法真实的去判断一个人,只能看你的简历,而学校出身就是一个最直接的信号。不过话说回来了,如果你高考能去北大,你就不会来津桥了,既然来了津桥你就得认命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不能赖学校了。当然人是不会满足的,有的人即使考了北大,毕业也不能找到工作,他想留北京,他想进财政部,他想一个月挣几万。其二,家庭背景也很重要。我曾带过的一个女生,其父是沈阳农行的(具体职务我也不清楚),毕业了就进了农行。还有一个外地的男生找了一个大连的女朋友,毕业了岳父帮其找了一个工作。这样的实例很多,这说明找工作“关系”很重要,各种各样的关系都可能帮助你找一份好工作。其三,若你没有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也很若,那就只能靠自身了。一个今年毕业的学生是四川农村过来的,地震还造了灾,家庭困难,毕业了学费还没交齐,学习成绩中等,个子不高,长得也不好看,可是人家有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大四上学期就开始找工作,最后找了一家不大的外贸公司,毕业前在那里免费干了2个月,最后老板要了,一个月2000左右。最后,社会经济环境也很重要。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不好做,势必影响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通货膨胀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制约企业发展,也会影响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又逐年增加,竞争压力太大。等等。津桥的毕业生都学经济管理的,这些都应该懂得。
3.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赖学校,而很少找自身原因。还是上面那句话,如果你高考能去北大,你就不会来津桥了,既然来了津桥你就得认命啦!当然对于那些还没来津桥的,你还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你够二本,找个二本大学也挺好,不一定就来津桥。人往高处走嘛!对于来了津桥的还认为大材小用的,可以考虑出国啊,考研啊,考注会啊,考公务员啊,别整天抱怨,浪费时光。找工作时,实习还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工作,看自己合不合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单位更好的认识你,而不是单凭一张简历。
4.其实学院对毕业生就业也是非常重视的,因为毕业生就业不好,学校的口碑就差,就会影响招生,进而影响学院发展。大会小会都要强调毕业生就业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两个事情。其实学生成绩不好也会影响学生就业。学院还发动所有教职工通过各种关系为毕业生找工作。
5.学院的大小。我觉得学院的大小不在于他的面积,而在于他的环境和氛围。学院专业少,学生少,老师少,不能向综合大学那样,你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大师的教诲,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眼界。这是我认为的学院的最大的缺憾。但是,学院很开放,对学生的限制很少,有学生还自己开公司创业了,各种社团活动也很多。老师大多是年轻人,很有活力,基本上都是硕士、博士。年轻老师往往接受新事物、新理论的能力更前,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掌握的更多,但欠缺的是讲课技巧。再者,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可以改变一切。
6.综上所述,你要没来津桥,你还可以考虑选择。如果你来了,就不要抱怨了,好好享受津桥的生活吧。可能有些同学会说我再为津桥做广告做宣传,但这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能心平气和的交流。
今年我指导11个毕业生,6个女的(4个大连的)都找到工作了;5个男的,2个找到工作了,1个由于挂科太多(50多科)不能毕业,但他对我说也找了单位上班,其余2个到论文答辩时候,工作还没定。
07年8个毕业生:2个出国了,1个考研了,其余5个都有工作了。
06年7个毕业生:1个考研了,其余6个好像也都找到工作了,印象不是很深。
下面谈谈我的观点:
1.可能是我带的学生都太强了,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觉得津桥学生的就业率还不错!听说今年财政专业的就业率不好,其它专业的也不太清楚。不过今年就业率也能达到50-60%。
2.影响“找工作”的因素很多:学校、自身、家庭、社会经济大环境等等。先谈学校,现在有些单位招人要看“出身”的,好学校毕业的“出身”自然好!很明显,一个“北大”毕业的,一个“津桥”的,如果我是招人的,也会选北大的!因为招聘的时候,无法真实的去判断一个人,只能看你的简历,而学校出身就是一个最直接的信号。不过话说回来了,如果你高考能去北大,你就不会来津桥了,既然来了津桥你就得认命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不能赖学校了。当然人是不会满足的,有的人即使考了北大,毕业也不能找到工作,他想留北京,他想进财政部,他想一个月挣几万。其二,家庭背景也很重要。我曾带过的一个女生,其父是沈阳农行的(具体职务我也不清楚),毕业了就进了农行。还有一个外地的男生找了一个大连的女朋友,毕业了岳父帮其找了一个工作。这样的实例很多,这说明找工作“关系”很重要,各种各样的关系都可能帮助你找一份好工作。其三,若你没有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也很若,那就只能靠自身了。一个今年毕业的学生是四川农村过来的,地震还造了灾,家庭困难,毕业了学费还没交齐,学习成绩中等,个子不高,长得也不好看,可是人家有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大四上学期就开始找工作,最后找了一家不大的外贸公司,毕业前在那里免费干了2个月,最后老板要了,一个月2000左右。最后,社会经济环境也很重要。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不好做,势必影响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通货膨胀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制约企业发展,也会影响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又逐年增加,竞争压力太大。等等。津桥的毕业生都学经济管理的,这些都应该懂得。
3.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赖学校,而很少找自身原因。还是上面那句话,如果你高考能去北大,你就不会来津桥了,既然来了津桥你就得认命啦!当然对于那些还没来津桥的,你还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你够二本,找个二本大学也挺好,不一定就来津桥。人往高处走嘛!对于来了津桥的还认为大材小用的,可以考虑出国啊,考研啊,考注会啊,考公务员啊,别整天抱怨,浪费时光。找工作时,实习还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工作,看自己合不合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单位更好的认识你,而不是单凭一张简历。
4.其实学院对毕业生就业也是非常重视的,因为毕业生就业不好,学校的口碑就差,就会影响招生,进而影响学院发展。大会小会都要强调毕业生就业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两个事情。其实学生成绩不好也会影响学生就业。学院还发动所有教职工通过各种关系为毕业生找工作。
5.学院的大小。我觉得学院的大小不在于他的面积,而在于他的环境和氛围。学院专业少,学生少,老师少,不能向综合大学那样,你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大师的教诲,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眼界。这是我认为的学院的最大的缺憾。但是,学院很开放,对学生的限制很少,有学生还自己开公司创业了,各种社团活动也很多。老师大多是年轻人,很有活力,基本上都是硕士、博士。年轻老师往往接受新事物、新理论的能力更前,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掌握的更多,但欠缺的是讲课技巧。再者,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可以改变一切。
6.综上所述,你要没来津桥,你还可以考虑选择。如果你来了,就不要抱怨了,好好享受津桥的生活吧。可能有些同学会说我再为津桥做广告做宣传,但这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能心平气和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