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格子箱养殖吧 关注:6,869贴子:51,782

关于微型箱养中蜂的理论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微型箱养中蜂的理论探讨
在卡西蜂友的带动下,论坛里掀起了使用微型箱的高潮,而且卡西蜂友的实验成果也对这种箱子的使用给予了较好的证明。昨晚,跟卡西蜂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微信交流,得知他准备用这种箱子作生产群试验,而且有一群已加到了7层。为此,本人想作一些分析探讨,请卡西蜂友及广大蜂友指正。
卡西蜂友的微型箱是16*16CM,层高10CM。只能4脾布巢,4脾巢宽=4*3.5=14CM,脾宽是16CM,巢体水平截面接近正方形,也就接近于球形巢体。从这个数据来看,我觉得用17.5*17.5比用16*16更好。用17.5*17.5可以5脾布巢,巢体形状更接近球体。
这种箱子用作蛋群养殖是很不错的。但随着群势的增大,再用这种箱子,即便是加多了层数,其局限性就出来了,养蛋群时所表现出的优势就不再了。
养蜂过程中,j是要求蜂脾相称的,达不到这个标准,养蜂就要出问题。根据蜂友们提供并认可的数据,以意标框
为参照,蜂脾相称的蜂量是3000只蜂。(以下说几脾蜂量时,都是指的这个)。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2-9脾蜂的群势时,所需要的脾总面积。当我们人为确定了脾的长度后,由脾总面积、布巢脾数可以计算出脾的高度,也就得出格子箱的层数。
当用16*16*10的格子箱时,脾长=16CM,布巢脾数是4张脾,对应于2-9脾蜂群势,所需要的格子箱层数见表一。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群势到达4脾时,层高已需要5层了。当群势到达5-7脾时,这种群势已是生产群的群势,而需要的层高已达9层。如果群势再大,则箱体更高。
当箱体层高增得太高后,应该有这么些问题:
1、箱体的稳定性不好。当然,如果这种高度是必要的,我们也可通过其它手段来增加箱体的稳定性的。
2、群势增大后,仔脾面积随着增大,由于脾很高,脾下方的仔距蜜粉的距离远,会影响蜂群对仔的哺育。
3、由于箱体小,散热通风不好,势必容易出现伤热、巢内空气含氧量不够。
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存在,有待卡西蜂友的验证。
由于,已不再是用这种箱体养蛋群,我们不妨看看另一种箱体数据。比如,用25*25,层高仍为10CM的箱子如何呢?请看下表数据。

因为是7脾布巢,7脾巢宽=7*3.5=24.5,脾宽是25CM,即巢体水平截面为正方形,2层巢即为球体巢结构。2层巢时,蜂量为4脾。再往下造脾时,则群势进入生产群势区间。在生产群势时,层高为3层。因蜜成熟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可以等到4层箱时,再取蜜。此时,最上层蜜只占整个脾高的四分之一。这个尺寸,既能实现仔蜜分离,也不至于让下方的仔距蜜粉区太远。由于箱体加大,箱上部口子变大,通气性能要比箱体小好很多。所以,养生产群,还是箱子大点好。
在和卡西蜂友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也引起了我的重视,即一脾蜂3000这个数据不见得适合于中蜂。中蜂的堆集密度要比意蜂厚,如果中蜂的“蜂脾相称”数据不止3000,那么,上述计算数据需要重新来。本人目前无法测定这个数据,如果卡西蜂友方便,可以测一下中蜂的“蜂脾相称”数据。
对于这个数据 的测定,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方法,供参考:
取一塑料瓶,比如装5L菜油的瓶子,取其瓶底约8CM部分,在瓶底钻些小眼供通气用,瓶侧开一直径约7、8MM的通蜂孔。从活框箱中提出一脾,选蜂的堆集符合“蜂脾相称”的脾面,用上述瓶底盖上选定区域。驱散脾上的其它蜂,以免干扰计数。最后统计从瓶侧通蜂孔出来的数量,用这个数量除以瓶的截面积,即得到单位面积的蜂量,再乘以框的面积,即可得出中蜂的“蜂脾相称”数据了。用这个数据去设计适合中蜂的框箱尺寸,就是适合中蜂的。
再回到微型箱的问题上来。用微型箱饲养蛋群,作为玩是可以的,用于观察、研究也是可以的。如果从生产的角度,就不应该有蛋群饲养的作法。但凡有蛋群,应立即并群。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效率问题。
蜂群群势最小时,应该是春秋起繁时,起繁的最佳蜂量应该是3脾。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哺育力,最好是4脾蜂压成3脾。哺育力体现在蜂群的保温、对仔的饲喂上。
足够的哺育力才能保证王持续产仔。一只日产1000仔的王,20天要产2万仔。一张脾的房眼有7300(换成其它框 ,虽数据有所变化,但道理是一样的),产仔6000,3张脾则可得1.8万仔。只有哺育力足够,才能保证这1.8万仔得到很好的哺育。从而保证,20天后有1.8万新蜂出房。
对于蛋群来说,其蜂量很小,其哺育力就很小,王的产仔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比如,蛋群的群势只能保证1000仔的哺育,那么,王产一天仔就休息了。
同样是20天,蛋群只得到1千新蜂,而哺育力充足的群却可以得到1.8万新蜂。所以,起繁时,群势至少要3脾。所以,蛋群只适宜玩或作研究用。


IP属地:四川1楼2019-12-06 13:45回复
    只要有仔,饲喂蜂的数量是无法减少的。卡西蜂友说,由于箱小保温好,所以,参加保温的蜂会减少,那么参加外采的蜂会增多,从而增加产蜜量。我也认为这分析有道理。


    IP属地:四川2楼2019-12-06 14:21
    收起回复
      2025-05-26 02:44:05
      广告
      谢谢你的仔细的分析,原来设计是4脾往下造,用巢础当导础条,结果顶一层是四脾,到了顶二层它们就造成5脾的了,等天气回暖,准备去第二次蜜,切开来看看,往下造是不是就造乱了。
      理论数量,需要实际行动去证实。我有20×20、22×22、25×25、28×28的格子箱,由于比照组蜂群数量不够多,暂时没有确定性的结论。目前来看1616的繁殖速度比较快,1616一号箱是捉回来的野蜂王,二号箱是淘宝买的双色王,三号箱是诱回来的野王,四号箱准备建立,用我自己育的蜂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2-06 18:11
      收起回复
        玩蛋群好玩在于折腾,1616箱的第一启发点是野外围墙墙洞蜂群。就是这样狭小而高的环境,蜂巢顶上的蜜又黑又浓,另外一个启发点就是城市阳台养蜂,不能太大群,箱子也不能太大,2脾蜂以下的小群势能有收蜜就是目标。主要往宠物蜂方向探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2-06 18:17
        回复
          本帖中还反映了一个设计理念,不知有人看出来没。
          本人研究过龚老师的GN箱设计。龚老师是通过对野巢的观察,测量得到一些数据,然后分析设计出了GN箱。GN箱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其观察样本所处区域的局限性,样本本身的局限性(野巢的形态、大小也是五花八门的呵,难得说所观察到的巢就是最合适、最标准的巢),这使得这种箱体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设计原理的可参照、借鉴性不强。简单地讲,如果想设计出其它尺寸的箱框,难从GN箱的设计中得到借鉴。
          本帖反映出的设计理念是根据“蜂脾相称”、球形蜂巢这两个要求来的。只要条件许可,蜂巢总是球体的;无论是标准的球体,或是受环境限制所形成的其它形状巢体,都要求或体现出“蜂脾相称”。所以,根据这最根本的要求来设计框箱结构,才是最符合蜂群的自然生物特性的。
          设计中,使用了单位框面积的蜂数(一个意标框3000只)、脾间距=3.5CM这两个数据,就可以设计出任何尺寸的框体或脾尺寸,从而得到相应的箱体的尺寸。
          这样,就方便各地蜂友根据自己所处蜜源情况、蜂种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合适自己的框箱。这种设计理念适应性强,自认为是比较优秀的。
          一脾(意标框尺寸)蜂3000只,这数据在蜂友中有一定的认可度,所以,我也借用了这个数据。卡西蜂友提出,这数据不一定适合中蜂。这提醒了我。这说法有道理,而且,全国各地都可能不尽相同。那么,蜂友在设计自己的框箱时,可先测出这个数据。


          IP属地:四川7楼2019-12-06 19:38
          收起回复
            先讨论箱体大小问题,下一步讨论保温、通风透气问题。


            IP属地:四川8楼2019-12-06 19:42
            回复
              小格子配合巢蜜框应该是不错的方法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12-06 22:34
              回复
                小格子能利用现有的巢蜜盒更好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12-06 22:43
                收起回复
                  2025-05-26 02:38:05
                  广告
                  方便取蜜,也方便添加还能防止乱造脾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12-06 22:44
                  回复
                    我的1616微格箱,早就收过巢蜜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2-07 09:20
                    收起回复
                      标箱普及率高是因为便捷,大几十块钱一套,格箱要提高普及率除了便捷,价格因素也要考虑。便捷可以通过现有巢蜜盒来提高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12-07 10:43
                      回复
                        胡子吧主的塑料小梁框稍微变动就可以夹住挂起巢蜜盒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12-07 10:46
                        收起回复
                          格箱普及最大的难点在于取蜜没有活框便捷,(这个难点可以利用现有巢蜜盒解决)另一个难点是格箱的价格比标箱贵一些,价格降到和标箱差不多,竞争里可能会强一些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12-07 11:16
                          回复
                            你分析的非常正确:本人认为200x200还太小更别说160x160的,养来玩作试验还差不多。250x250x100更理想。我用的300x300x120太大,第一格用小活框引础,小半脾蛋起繁,先用上隔板同样可以满格后下造脾的。再说下布框,我先是七个它们会乱造,35的中心巢距是常用于活框标准。根据野蜂自然巢距看,是单蜂路只有32'5所以加成八框才不乱造了。格子100高最理想,割蜜更好,两格相连又可用胡子的梁框更方便。


                            IP属地:湖南16楼2019-12-07 22:17
                            收起回复
                              2025-05-26 02:32:05
                              广告
                              七框标箱内径47x30x26=36660
                              十框标箱内径47x37x26=45214
                              小梁框箱内径28x28x50=39200
                              十六蛋箱内径16x16x50=12800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9-12-08 14: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