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乐二十群吧 关注:113贴子:7,701

【译路同行】〖相聚〗11月26日北京电视台《五星夜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度。


1楼2009-11-28 12:47回复
    夜幕中的BTV大楼显得异常美丽,因为在这里我们将会见证一个美好快乐的夜晚。和译家人的相聚总是充满了喜悦和温馨,我也总会一反常态,显得非常活跃。经过一系列点名,签到,排队之后,我们通过了三道关卡,耐心等候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进入节目录制现场。在进入那幢大楼之前,阳光帅气的李晨正好从转门进去,因此人群里传来了高低不一的尖叫声。杨烁吧,李晨吧,廖凡吧,张译吧,各自站成一排,但大家可能并不觉得一定要界限分明,因此大多时候还是会混在一起。
     
    进入节目现场之后,因为各吧都有既定的位置,所以这一次必须得“各自为营”。场面有些混乱,每个人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的组织,纵横交错在人群里,让人心生着急。这时候,嗓门高的亲完全派上了用场,像刚才在大厅转门排队的时候,译吧25人剩下了14人,一嗓子就把排在别处的译家人给喊了回来。于是,安排把张译的牌子举了起来,这是无声却强有力的召唤。事实证明,这是最奏效的组织像征。
    进场之后,杨烁吧的亲被安排到和演员正对面的梯台上,李晨吧的亲被安排到演员背对面的梯台上,张译吧的亲则在和演员斜对面的梯台上落座,廖凡吧的亲来得最少,和杨烁吧的亲坐在了一起。我们不是比较谁多谁少,我不认为这样的比较有什么意义。于是安排负责拍照的和手捧鲜花和礼物的译家人坐在前面。由于带的臂章不够,只能先紧着坐在前面的家人。在此,向昨天没有得到臂章的家人说声抱歉,我们把机会留在以后。
    当时对于位置的安排我个人有些遗憾,因为我们的位置似乎是最少的,主要是前面的一排都是留给演员的。当时对于这个说法我是一头雾水,也实在是由于一直从下班赶路带来的紧张情绪的延续,一直到分发臂章结束之后,还不敢肯定我们的人是否全部安然落座。我在想,演员都在台上,这里坐的是哪里来的演员?因此,在某位工作人员的催促之下,实在无处安身的我跑到了晨亲的行列里,那里刚好空了一个人的位置。


    2楼2009-11-28 14:1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导播结束了对现场观众一些注意事项的叮嘱之后,开始引导大家鼓掌和欢呼,等于是对稍后嘉宾出场时的热身彩排。其实,等嘉宾真正出场的时候,每个人从内心里崩发而出的热情和激动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来。当主持人上场的时候,我一眼认出这是主持《每日文娱播报》的刘婧,是北京电视台少有的几个年轻漂亮又不乏气质的当红主持人。只是稍微有些感到意外,因为印象中主持这档节目的是春妮。
      我们的249兰晓龙进场了,大家都眼前一亮,这个瘦小的神奇的睿智的蕴藏着丰富的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深度的男人,我们的眼睛和心底欢呼着这个随和亲切的名字。腼腆含蓄的译家人们终于坐不住了,他就坐在我们面前,就这样错过吗?于是,签名仪式开始了。译家人开了头,晨家人,烁家人,凡家人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陆续或簇拥着,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生死线》,也有的准备了笔和本。足足有几十本吧,但是他很开心地一一签了。
       
      看来,机会确实只会留给准备好的人。当制片人侯洪亮,导演孔笙,以及演员刘天佐,赵达,吕夏一行落座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签名行动爆发,这一次的主要目标是天佐,看起来永远憨厚可爱的天佐不厌其烦地签了一本又一本。录制现场暂时变成了签售现场,坐在译家人第一排的《生死线》主创人员流水一样开始签名。侯帅很爽朗地笑着,我觉得,创作这部戏和热爱这部戏的人相聚在一起,用某种形式在传递一种默契时,是很开心的事情。
      这时,我注意到一个年轻的大男孩,这是在《生死线》中扮演龙文章的好兄弟华盛顿吴的赵达。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感觉近距离地邻家男孩,似乎和士兵突击兄弟合作的班底都让人感觉到一种平易近人的温和。这样一种感觉:当你走近他们时,你不会把他们当做遥不可及的明星,隔着银屏,隔着剧情,隔着现实,而是和我们一样,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人。
      比如,天佐会开玩笑地问,把名字签在张译的脸上成吗?达子就站在我们面前,和我们一一亲切的击掌,很开心地问,你们都来了?249一如既往地乐呵着,亲切感在现场蔓延到无限的空间。我一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默默地感慨着,开心着。我没有拥到他们面前,我从来只会远远地观望着,可是我的心里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诉说,这也是我每一次与他们远近距离时产生巨大纠结的缘由。


      3楼2009-11-28 14:15
      回复
        此时,张译和李晨他们在后台已经引起了相当的骚乱。所谓的后台也就是上台之前,他们就悄悄地站在了观众席的后面。准确的位置就应该是译家人与烁家人中间的入口。很快就有人发现了,比如译家人中间的“译的译”,他的视线一直搜寻着,终于如愿以偿了。他激动地近乎浑身颤抖。经过他的通风报信,大家更是热血沸腾。很多人跳下观众席冲到后台,那时候我一猜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因此显得坐立不安。想跃跃欲试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不知如何面对这一切。
        刘婧在场上做开播前的相关准备时,我们看到张译和李晨一前一后走到了大屏幕后面。等候出场。主持人在简单演练节目的开场白时,我们看到译和晨,还有廖凡和杨烁在大屏幕后面玩手语,用双手的投影摆弄各种事物,有小狗,有飞鸟,有大灰狼等,玩得不亦乐乎。观众席上不时爆发出轻轻的笑声。我们深爱的人儿啊,此时像一个开心的孩子,无拘无束地在游戏。我的位置刚好能看到译和晨,译穿着海蓝色衬衣,依然那么清秀俊朗,此时他的眼神里更平添了几分浓浓的天真和纯粹。
        刘婧说最近北京电视台正在热播的一部热剧,收视率非常火爆,人气非常火爆,我们齐声高喊:“生死线”。四位嘉宾开始一一的亮相,他们每个人的面前都事先摆放着一个糊了纸的门框,这一场景我描述不好,但是相信大家完全可以想像得到这时候的静态空间。欧阳山川的扮演者廖凡大踏步地走出来,并且做了一个“V”字型手势,很沉稳,很自然。这是一个我很喜欢的长相普通但演技硬实的实力派演员。他穿着也很普通,朴实到似乎没有注意到这是节目现场,似乎在家里看书读报吃饭的时候穿的衣服没来得及换就直接来到了现场。
        四道风的扮演者杨烁先是倒退着出来,然后猛地一转身面向观众,他的穿着很酷,有一点嘻合的感觉,和廖凡相比,他显得年轻而精神。红色上衣,黑色帽子,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炫酷一族很有一拼。尽管在海报上和银幕上,他的长相和气质和邢佳栋很像,但事实上看起来他有些散漫,但像四道风一样,由于这份散漫才让人觉得他简单真实,很有80后的味道。他的出场是最酷的,也是四位演员中唯一一位有些陌生的演员。但通过对四道风的演绎,相信他的面前开辟出了一条宽广的空间。


        4楼2009-11-28 14:16
        回复
          因为张译在四个人里显得比较闹腾,可能还是没有摆脱何莫修的影子,尽管为了演这个角色他非常释放,但引用249的话说,以后千万不能这样演戏,放得太开太多收不回来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刘婧就问张译是不是剧组里最顽皮的人,张译大感冤枉地说:“不是,绝对不是!”刘婧说张译在骗人,刚才在休息室的时候,就看到张译在每个人的头上都抓抓挠挠的,一看就是最皮最闹的人。我心里想,你也太不了解我们译哥了,其实他也是个矛盾结合体,他表现自己性格的哪一方面得看气场。
          生死线里的一个主要地名是沽宁,但在现实里是哪个地方的替身呢?兰晓龙做出如下回答,他说走遍中国也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当初他特意上网搜了一番,确信没有这个地名才决定使用这个名字。这个地方北面是山,南面是海,东边是森林,西边是沙漠,去哪里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李晨说,他们在拍摄过程中,全组转场就转了六次,景德镇,瑶里,上海,(其他三个地名忘记了,实在抱歉。)就是画面上的背景也是电脑合成的,有一块是瑶里,另外两块是哪里,兰晓龙本人也不清楚。
          在提到兰晓龙为何喜欢龙文章这个名字时,李晨也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他一开始也对这个名字充满疑问,后来就认为自己想到了:龙文章,龙文章,兰晓龙写文章,肯定是这样。兰晓龙一脸无奈,说他完全是胡说八道,同时也承认自己太懒,不愿意为了起个名字费那么大劲,于是起过的名字就用来用去。有些主角是原先写过的一些小说里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名字,包括自己写过的一些他认为非常失败的小说。我心说,9哥,送给我看看呗。
          接下来四位主演被问及到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和理解。我以为我所期待的挖掘生死线更具深度的话题应该就此拉开了序幕,此时的我并不知道接下来所感受到的失望。四位主演特别是张译和李晨从一上场就开始的嘻笑打闹可能出乎节目组的意料,他们发现驾驭不了这些精灵古怪的大男孩。如果有细心的观众,发现有些细节很生硬,主持人接不起台词来。幸亏也是见过场面的主持人,不然我深信会出现很多冷场的空隙。张译和李晨的逻辑能力太灵活了,灵活得让人暗暗称奇。


          7楼2009-11-28 14:18
          回复
            看得出来,四位主演还是十分配合节目录制的。围绕主持人提出的话题,发言遵循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则。最为认真的老大哥廖凡,让人感到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思考之后认真的回答,由此更说明他对这部戏所投入的情感。而新出道的杨烁显然还不适应这样的场面,有时候主持人问他一句,他似乎才反应过来,莫名其妙的回问一句:“啊?”青涩的样子让人感到可亲可乐,说明廖凡对他的印象确实不虚。杨烁是竞争上岗的,当时有两个演员一起竞争四道风这个角色。但是杨烁作为一个新人,他的那种眼神马上就打动了廖凡,因为他不是装出来的,似乎他本身就是这样。所以整个对戏过程让廖凡感到很舒服,杨烁最终也争取到了四道风的角色。
            杨烁似乎感冒了,眼睛和脸都有些发红,最明显的是声音里传达出来的拖沓和厚重。张译同样也不放过这个小兄弟,好几次都截住杨烁的话开玩笑,把杨烁弄得哭笑不得。比如张译说,我敢打赌,你绝对猜不出来群众演员里份量最重但从没在画面里露过脸。杨烁一下子就蒙了,眨巴着眼睛想了想,怎么就没露了,肯定露脸儿了。廖凡说他知道,只是不知道是否和张译指的是同一个人。杨烁转过头去向廖凡求助,廖凡说:“我真知道,”还没说完呢,张译就扒拉着杨烁,气死人不偿命地说:“但就是不告诉你。”
            张译的答案是导演,说难道导演不是份量最重但是没有露脸的群众演员吗?廖凡和杨烁都作恍然大悟状,李晨说:“看看,这就拍上马屁了。”张译就瞪着眼睛一脸不开心:“嘿,还让不让人说话了?你刚才说话的时候我掺和了吗?我掺和了吗?”李晨咬牙切齿地,把台下的大家引得一阵阵笑声。在节目一开始,主持人说今天她就是挑事儿的,张译就故意摆个表象说:“我们难道就不能在大家面前假装团结一下吗?”但是,这个团结一直没假装好,倒是在互相拆台中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表现了最为亲密的团结。
            主持人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一提问,声称是为了考验这四位生死兄弟的默契程度。场外的工作人员给每位演员发了一个类似于学习机的题板,这下张译可有的玩儿了。他最愁手里没东西了,只要有个东西到了他手上,玩的花样儿可多了。翻来覆去地倒腾,像个孩子一样好玩。李晨也开始玩题板,用手指在题板上划来划去。看张译新奇的样子,刘婧问他难道小时候没玩过吗?李晨马上指着张译说:“他是农村的。”这话晨儿肯定没过脑子,如果遇见挑事的人,肯定会指责晨儿轻视农村人,思想恶俗。但是我们知道他没有恶意,纯粹是借力打力,打趣张译而已。


            8楼2009-11-28 14:19
            回复
              我努力回想主持人提出的那些问题:这部戏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你觉得剧中哪个角色最重要?四位主演当中谁的演技最好?如果你生在那个战争年代,你想成为他们当中的谁?第一个问题提得还不错,至少这是一个演员为何全情投入的原因。演员们的答案异曲同工,应该说答案都是剧情或者人物命运。这也是大家为何能走到一起,本着一种游戏精神像过关一样,完成了一部剧本的拍摄,也因此成长,成熟,更好地走好以后的每一步。每个人都很认真的阐述了自己的答案,我认为每个人的回答都很精彩。
              第二个问题就显得有些刁钻了,矛头直指四位主演。因为四位主演的角色不同,人物类型也不同,代表的社会阶层及群体结构也不同,都是社会民众的缩影和灵魂,缺一不可。答案确实很难选择,首先每个人都对自己演绎的角色倾注了太多的情感,而且都是剧本的主演,从内心而言,谁都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但自己是重要的,别人就不重要吗?但别人的重要的,自己就不重要了吗?不能否定自己,也不能无视别人,因此主持人让大家发自内心地选择,张译很坦诚地说,这样的问题怎么能让人发自内心地回答呢?
              这个细节我准备一笔带过,因为这个问题很让他们感到困扰。李晨和杨烁勉为其难地选了自己扮演的角色,我认为无可厚非。廖凡非常艰难地选了欧阳山川,但是他认为这个答案并不能代表他的内心。他和李晨同时认为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现在坐在台上的是主演,但坐在台下的配角,以及在片场的跟组演员和群众演员,哪怕只有一句台词都能打动你。一部戏的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因此实在没有办法确定哪个角色最重要。而张译最为别出心裁,他的答案是观众,主持人表示不满意。但张译振振有词地说,一部戏两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观演,观众放在演员的前面,一部戏拍得再好但没有观众也是白搭。他说他绝不是拍马屁,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回答。于是,台上台下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9楼2009-11-28 14:21
              回复
                第三个问题的几乎和第二个殊途同归。廖凡,杨烁,李晨还是选了自己扮演的角色,并且都有自己的充分理由。看来他们都十分喜欢自己饰演的角色,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演员对待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都要倾注在角色里,去触摸角色,解读角色,直到把自己放进角色里,让自己和角色融为一体。张译又一次语出惊人,他说他不是英雄,现实世界里也没有那么多英雄。他只想做一个简单的,真实的人,因此他想成为剧中的老三(或是赵三?)这个名字我没有听清楚,请知情的家人指正,在此先行表示感谢。
                在回答“你认为四位主演中谁的演技最好”的时候,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除了杨烁,其他三个人都是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廖凡似乎有些忍无可忍,直截了当地对主持人说,你这可真是在找事儿。我记得廖凡选的是杨烁,杨烁选的是廖凡,我也可以做证,他们绝对没有互相偷看。廖凡的理由在上文我提到了,杨烁的理由是他和廖凡的对手戏最多,他觉得廖凡的演技确实很过硬,但这并不等于其他两位演员演得不好。张译选了廖凡,说他一直觉得廖凡不错,因为廖凡在片场能把周围的人都带动着活起来。李晨的答案是空白,他的理由上文同样提到过,他认为每一个人都不错,他无从选择。
                这个过程显得过于拖泥带水,而且丝毫没有在关于剧本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更加强化观众对这部戏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悟,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对这部戏的开播充满期待。这几个索然无味的问题让人提不起任何兴趣,台上的演员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本以为接下来的环节能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台上出现了一个茶几和一个手雷,我想对生死线剧情脉络进行深度讨论可能终于开始了,没想到我又一次陷入了无奈和焦虑。因为,我发现张译变得异常沉默,我用眼神传递着内心:译哥,开心些,好吗?尽管我知道他看不到我,就算看到也不会停留在我的眼神里。
                这时候,导播说音响出了一点故障,请台上的演员和主持人中场休息一分钟。等演员再次走上台来,张译依然低着头几乎一直一言不发。他的状态和现场的气氛完全是分离的,他在思考一些东西。导播匆匆地走到张译身边和他耳语着,我的直观猜测就是希望他的表情能配合节目录制,而不是游离于别的世界里。我听到张译连连说着“没事儿没事儿”,不禁暗暗担心,心底的焦虑更加浓厚。至此,我的视线几乎一直没有离开过张译。今天,他完全是自然的,丝毫没有化妆。他紧崩着嘴唇,低着头思考,时而眯缝着眼睛,似乎陷入到剧情的回忆里。是啊,172天,该有多少值得回味的记忆啊。


                10楼2009-11-28 14:2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想起他拍团长的辛苦,想起他拍生死线的辛苦,我认真的看着他,认真的心疼着,眼泪又在眼眶中打转转。接下来的环节还是提问,手雷放在桌上,先由第一个演员拨转一下,等手雷自己转圈停下来的时候头部对准谁,谁就接受提问。演员们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从箱子里抽取问题,二是选择台下的主创人员提问。记得第一个中招的是杨烁,我记得杨烁说他很幸运,遇到一个这样好的班底和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正因为这样的幸运,他感到很幸福,很不舍,也是他至今还走不出四道风这个角色的原因。
                  他选择让主创人员提问,他说自己人好对付,而且选择孔导提问,他说导演最老实了。但是导演想来想去也没想到要问什么。最后话筒传到了剧中思枫的扮演者吕夏手里,吕夏也是一筹莫展,我想大家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应该问些什么。最后问了一句他什么时候结婚。但主持人以与剧情无关为由宣布无效,最后还是从箱子里抽了一张问题。他回答的问题是剧组里谁最抠门儿,他想了半天最后选了场下的达子,说达子还欠他一顿涮羊肉呢。吕夏解释说达子在剧组呆的时间不长,请客的机会最少,因此就只能选他了。
                  第二个中招的是李晨,他起先也选择让台下的主创提问。天佐眨巴着眼睛,和士兵突击里老魏的表情如出一辙。他问:晨儿,我刚才就想问你来着,你这身衣服是不是一套啊?李晨特配合,站起来指着自己的上上下下说,是啊,本来下面还有个裙子,我送给小沈阳了。提问同样与剧情无关,他说他不想难为主创了,大家都不忍心也不知道提问什么,他很干脆利落地从走向纸箱,边抽边说,有什么好怕的?反正现在不签呆会儿也还是得答。真是又可爱又帅气。
                  让他与现场一位观众表演一段剧中的情节。他站起来问哪位观众记得一小段台词,无人应答。他身后坐的刚好都是晨家人,有几个女孩轻轻地说没有。晨儿作悲愤状低下头狂拍着桌子哭丧着脸说;哎,都白看了,白看了。说得大家特不好意思,觉得特对不住台上的四位主演和台下的主创人员。随后,剧中他的好兄弟华盛顿吴的扮演者赵达上台和他表演了一小段,就是龙文章身负重伤,在地上爬啊爬啊,突然看到了停在面前的一双脚,他艰难地抬起头,发现居然是华盛顿吴。他嘶哑着声音说:你还活着呢?对方用更为嘶哑的声音回答:我还活着呢。因为,你还没死呢。


                  11楼2009-11-28 14:21
                  回复
                    夜幕中的BTV大楼显得异常美丽,因为在这里我们将会见证一个美好快乐的夜晚。和译家人的相聚总是充满了喜悦和温馨,我也总会一反常态,显得非常活跃。经过一系列点名,签到,排队之后,我们通过了三道关卡,耐心等候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进入节目录制现场。在进入那幢大楼之前,阳光帅气的李晨正好从转门进去,因此人群里传来了高低不一的尖叫声。杨烁吧,李晨吧,廖凡吧,张译吧,各自站成一排,但大家可能并不觉得一定要界限分明,因此大多时候还是会混在一起。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进入节目现场之后,因为各吧都有既定的位置,所以这一次必须得“各自为营”。场面有些混乱,每个人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的组织,纵横交错在人群里,让人心生着急。这时候,嗓门高的亲完全派上了用场,像刚才在大厅转门排队的时候,译吧25人剩下了14人,一嗓子就把排在别处的译家人给喊了回来。于是,安排把张译的牌子举了起来,这是无声却强有力的召唤。事实证明,这是最奏效的组织像征。
                    进场之后,杨烁吧的亲被安排到和演员正对面的梯台上,李晨吧的亲被安排到演员背对面的梯台上,张译吧的亲则在和演员斜对面的梯台上落座,廖凡吧的亲来得最少,和杨烁吧的亲坐在了一起。我们不是比较谁多谁少,我不认为这样的比较有什么意义。于是安排负责拍照的和手捧鲜花和礼物的译家人坐在前面。由于带的臂章不够,只能先紧着坐在前面的家人。在此,向昨天没有得到臂章的家人说声抱歉,我们把机会留在以后。
                    当时对于位置的安排我个人有些遗憾,因为我们的位置似乎是最少的,主要是前面的一排都是留给演员的。当时对于这个说法我是一头雾水,也实在是由于一直从下班赶路带来的紧张情绪的延续,一直到分发臂章结束之后,还不敢肯定我们的人是否全部安然落座。我在想,演员都在台上,这里坐的是哪里来的演员?因此,在某位工作人员的催促之下,实在无处安身的我跑到了晨亲的行列里,那里刚好空了一个人的位置。
                    导播结束了对现场观众一些注意事项的叮嘱之后,开始引导大家鼓掌和欢呼,等于是对稍后嘉宾出场时的热身彩排。其实,等嘉宾真正出场的时候,每个人从内心里崩发而出的热情和激动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来。当主持人上场的时候,我一眼认出这是主持《每日文娱播报》的刘婧,是北京电视台少有的几个年轻漂亮又不乏气质的当红主持人。只是稍微有些感到意外,因为印象中主持这档节目的是春妮。
                    我们的249兰晓龙进场了,大家都眼前一亮,这个瘦小的神奇的睿智的蕴藏着丰富的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深度的男人,我们的眼睛和心底欢呼着这个随和亲切的名字。腼腆含蓄的译家人们终于坐不住了,他就坐在我们面前,就这样错过吗?于是,签名仪式开始了。译家人开了头,晨家人,烁家人,凡家人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陆续或簇拥着,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生死线》,也有的准备了笔和本。足足有几十本吧,但是他很开心地一一签了。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看来,机会确实只会留给准备好的人。当制片人侯洪亮,导演孔笙,以及演员刘天佐,赵达,吕夏一行落座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签名行动爆发,这一次的主要目标是天佐,看起来永远憨厚可爱的天佐不厌其烦地签了一本又一本。录制现场暂时变成了签售现场,坐在译家人第一排的《生死线》主创人员流水一样开始签名。侯帅很爽朗地笑着,我觉得,创作这部戏和热爱这部戏的人相聚在一起,用某种形式在传递一种默契时,是很开心的事情。
                    这时,我注意到一个年轻的大男孩,这是在《生死线》中扮演龙文章的好兄弟华盛顿吴的赵达。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感觉近距离地邻家男孩,似乎和士兵突击兄弟合作的班底都让人感觉到一种平易近人的温和。这样一种感觉:当你走近他们时,你不会把他们当做遥不可及的明星,隔着银屏,隔着剧情,隔着现实,而是和我们一样,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人。
                    


                    16楼2009-11-28 14:31
                    回复
                      比如,天佐会开玩笑地问,把名字签在张译的脸上成吗?达子就站在我们面前,和我们一一亲切的击掌,很开心地问,你们都来了?249一如既往地乐呵着,亲切感在现场蔓延到无限的空间。我一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默默地感慨着,开心着。我没有拥到他们面前,我从来只会远远地观望着,可是我的心里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诉说,这也是我每一次与他们远近距离时产生巨大纠结的缘由。
                      此时,张译和李晨他们在后台已经引起了相当的骚乱。所谓的后台也就是上台之前,他们就悄悄地站在了观众席的后面。准确的位置就应该是译家人与烁家人中间的入口。很快就有人发现了,比如译家人中间的“译的译”,他的视线一直搜寻着,终于如愿以偿了。他激动地近乎浑身颤抖。经过他的通风报信,大家更是热血沸腾。很多人跳下观众席冲到后台,那时候我一猜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因此显得坐立不安。想跃跃欲试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不知如何面对这一切。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刘婧在场上做开播前的相关准备时,我们看到张译和李晨一前一后走到了大屏幕后面。等候出场。主持人在简单演练节目的开场白时,我们看到译和晨,还有廖凡和杨烁在大屏幕后面玩手语,用双手的投影摆弄各种事物,有小狗,有飞鸟,有大灰狼等,玩得不亦乐乎。观众席上不时爆发出轻轻的笑声。我们深爱的人儿啊,此时像一个开心的孩子,无拘无束地在游戏。我的位置刚好能看到译和晨,译穿着海蓝色衬衣,依然那么清秀俊朗,此时他的眼神里更平添了几分浓浓的天真和纯粹。
                      刘婧说最近北京电视台正在热播的一部热剧,收视率非常火爆,人气非常火爆,我们齐声高喊:“生死线”。四位嘉宾开始一一的亮相,他们每个人的面前都事先摆放着一个糊了纸的门框,这一场景我描述不好,但是相信大家完全可以想像得到这时候的静态空间。欧阳山川的扮演者廖凡大踏步地走出来,并且做了一个“V”字型手势,很沉稳,很自然。这是一个我很喜欢的长相普通但演技硬实的实力派演员。他穿着也很普通,朴实到似乎没有注意到这是节目现场,似乎在家里看书读报吃饭的时候穿的衣服没来得及换就直接来到了现场。
                      四道风的扮演者杨烁先是倒退着出来,然后猛地一转身面向观众,他的穿着很酷,有一点嘻合的感觉,和廖凡相比,他显得年轻而精神。红色上衣,黑色帽子,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炫酷一族很有一拼。尽管在海报上和银幕上,他的长相和气质和邢佳栋很像,但事实上看起来他有些散漫,但像四道风一样,由于这份散漫才让人觉得他简单真实,很有80后的味道。他的出场是最酷的,也是四位演员中唯一一位有些陌生的演员。但通过对四道风的演绎,相信他的面前开辟出了一条宽广的空间。
                      这时,何莫修的扮演者张译要上场了,主持人的话音还没落,张译就撕开上半截纸,露出了自己的海蓝色上半身,孩子气地笑着,非常俏皮可爱。但是他意识到自己亮相早了,又赶忙把撕开但还连着的纸片严丝合缝地拢回去,而且一脸做错事的惊慌,但是分明也是一脸孩子气的无辜。主持人宣布张译出场,因为他没有破纸而出,只是撕下了上半截,因此他先把一条腿跨过来,单脚跳着把另外一条腿也拖过来,手里还拿着被他揉成一大团的纸片。上台的时候,导播示意他把手里的废纸扔掉,他错会成或者故意错会成让他重新上台。他又调皮的走回去,边走边说,:“再来啊,再来,把镜头和刚才接上。”他把一条腿悬空搭在下半截纸上,再一次做了一个跨出来的动作,这才走到台上。大家被这一系列搞怪逗乐了,一齐哈哈大笑。看主持人的眼神有一点抓狂,我们更是忍俊不禁。
                      龙文章的扮演者李晨上台,一向阳光潇洒的李晨不负众望,和前面三位演员的出场效应一样,在欢呼声中来到了聚光灯下。他穿着小红格子的上衣,风格有些接近春晚上小沈阳的花格裙子,穿着靴裤和高筒鞋子。至此,四位嘉宾集齐,于是开始了鸡嘴鸭嘴似的互相拆台。场面气氛非常热闹,在互相拌嘴的表情和语言里,我们看得出经过172天在同一个剧组的拍摄,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已非同一般。如若不然,不会这么旁若无人地你一嘴我一嘴地嘻哈嬉闹。主持人显得多余,因此想尽快进入《生死线》话题。
                      


                      17楼2009-11-28 14:31
                      回复
                        生死线里的一个主要地名是沽宁,但在现实里是哪个地方的替身呢?兰晓龙做出如下回答,他说走遍中国也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当初他特意上网搜了一番,确信没有这个地名才决定使用这个名字。这个地方北面是山,南面是海,东边是森林,西边是沙漠,去哪里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李晨说,他们在拍摄过程中,全组转场就转了六次,景德镇,瑶里,上海,(其他三个地名忘记了,实在抱歉。)就是画面上的背景也是电脑合成的,有一块是瑶里,另外两块是哪里,兰晓龙本人也不清楚。
                        在提到兰晓龙为何喜欢龙文章这个名字时,李晨也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他一开始也对这个名字充满疑问,后来就认为自己想到了:龙文章,龙文章,兰晓龙写文章,肯定是这样。兰晓龙一脸无奈,说他完全是胡说八道,同时也承认自己太懒,不愿意为了起个名字费那么大劲,于是起过的名字就用来用去。有些主角是原先写过的一些小说里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名字,包括自己写过的一些他认为非常失败的小说。我心说,9哥,送给我看看呗。
                        接下来四位主演被问及到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和理解。我以为我所期待的挖掘生死线更具深度的话题应该就此拉开了序幕,此时的我并不知道接下来所感受到的失望。四位主演特别是张译和李晨从一上场就开始的嘻笑打闹可能出乎节目组的意料,他们发现驾驭不了这些精灵古怪的大男孩。如果有细心的观众,发现有些细节很生硬,主持人接不起台词来。幸亏也是见过场面的主持人,不然我深信会出现很多冷场的空隙。张译和李晨的逻辑能力太灵活了,灵活得让人暗暗称奇。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看得出来,四位主演还是十分配合节目录制的。围绕主持人提出的话题,发言遵循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则。最为认真的老大哥廖凡,让人感到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思考之后认真的回答,由此更说明他对这部戏所投入的情感。而新出道的杨烁显然还不适应这样的场面,有时候主持人问他一句,他似乎才反应过来,莫名其妙的回问一句:“啊?”青涩的样子让人感到可亲可乐,说明廖凡对他的印象确实不虚。杨烁是竞争上岗的,当时有两个演员一起竞争四道风这个角色。但是杨烁作为一个新人,他的那种眼神马上就打动了廖凡,因为他不是装出来的,似乎他本身就是这样。所以整个对戏过程让廖凡感到很舒服,杨烁最终也争取到了四道风的角色。
                        杨烁似乎感冒了,眼睛和脸都有些发红,最明显的是声音里传达出来的拖沓和厚重。张译同样也不放过这个小兄弟,好几次都截住杨烁的话开玩笑,把杨烁弄得哭笑不得。比如张译说,我敢打赌,你绝对猜不出来群众演员里份量最重但从没在画面里露过脸。杨烁一下子就蒙了,眨巴着眼睛想了想,怎么就没露了,肯定露脸儿了。廖凡说他知道,只是不知道是否和张译指的是同一个人。杨烁转过头去向廖凡求助,廖凡说:“我真知道,”还没说完呢,张译就扒拉着杨烁,气死人不偿命地说:“但就是不告诉你。”
                        张译的答案是导演,说难道导演不是份量最重但是没有露脸的群众演员吗?廖凡和杨烁都作恍然大悟状,李晨说:“看看,这就拍上马屁了。”张译就瞪着眼睛一脸不开心:“嘿,还让不让人说话了?你刚才说话的时候我掺和了吗?我掺和了吗?”李晨咬牙切齿地,把台下的大家引得一阵阵笑声。在节目一开始,主持人说今天她就是挑事儿的,张译就故意摆个表象说:“我们难道就不能在大家面前假装团结一下吗?”但是,这个团结一直没假装好,倒是在互相拆台中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表现了最为亲密的团结。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主持人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一提问,声称是为了考验这四位生死兄弟的默契程度。场外的工作人员给每位演员发了一个类似于学习机的题板,这下张译可有的玩儿了。他最愁手里没东西了,只要有个东西到了他手上,玩的花样儿可多了。翻来覆去地倒腾,像个孩子一样好玩。李晨也开始玩题板,用手指在题板上划来划去。看张译新奇的样子,刘婧问他难道小时候没玩过吗?李晨马上指着张译说:“他是农村的。”这话晨儿肯定没过脑子,如果遇见挑事的人,肯定会指责晨儿轻视农村人,思想恶俗。但是我们知道他没有恶意,纯粹是借力打力,打趣张译而已。
                        


                        19楼2009-11-28 14:31
                        回复
                          我努力回想主持人提出的那些问题:这部戏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你觉得剧中哪个角色最重要?四位主演当中谁的演技最好?如果你生在那个战争年代,你想成为他们当中的谁?第一个问题提得还不错,至少这是一个演员为何全情投入的原因。演员们的答案异曲同工,应该说答案都是剧情或者人物命运。这也是大家为何能走到一起,本着一种游戏精神像过关一样,完成了一部剧本的拍摄,也因此成长,成熟,更好地走好以后的每一步。每个人都很认真的阐述了自己的答案,我认为每个人的回答都很精彩。
                          第二个问题就显得有些刁钻了,矛头直指四位主演。因为四位主演的角色不同,人物类型也不同,代表的社会阶层及群体结构也不同,都是社会民众的缩影和灵魂,缺一不可。答案确实很难选择,首先每个人都对自己演绎的角色倾注了太多的情感,而且都是剧本的主演,从内心而言,谁都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但自己是重要的,别人就不重要吗?但别人的重要的,自己就不重要了吗?不能否定自己,也不能无视别人,因此主持人让大家发自内心地选择,张译很坦诚地说,这样的问题怎么能让人发自内心地回答呢?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这个细节我准备一笔带过,因为这个问题很让他们感到困扰。李晨和杨烁勉为其难地选了自己扮演的角色,我认为无可厚非。廖凡非常艰难地选了欧阳山川,但是他认为这个答案并不能代表他的内心。他和李晨同时认为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现在坐在台上的是主演,但坐在台下的配角,以及在片场的跟组演员和群众演员,哪怕只有一句台词都能打动你。一部戏的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因此实在没有办法确定哪个角色最重要。而张译最为别出心裁,他的答案是观众,主持人表示不满意。但张译振振有词地说,一部戏两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观演,观众放在演员的前面,一部戏拍得再好但没有观众也是白搭。他说他绝不是拍马屁,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回答。于是,台上台下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第三个问题的几乎和第二个殊途同归。廖凡,杨烁,李晨还是选了自己扮演的角色,并且都有自己的充分理由。看来他们都十分喜欢自己饰演的角色,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演员对待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都要倾注在角色里,去触摸角色,解读角色,直到把自己放进角色里,让自己和角色融为一体。张译又一次语出惊人,他说他不是英雄,现实世界里也没有那么多英雄。他只想做一个简单的,真实的人,因此他想成为剧中的老三(或是赵三?)这个名字我没有听清楚,请知情的家人指正,在此先行表示感谢。
                          在回答“你认为四位主演中谁的演技最好”的时候,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除了杨烁,其他三个人都是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廖凡似乎有些忍无可忍,直截了当地对主持人说,你这可真是在找事儿。我记得廖凡选的是杨烁,杨烁选的是廖凡,我也可以做证,他们绝对没有互相偷看。廖凡的理由在上文我提到了,杨烁的理由是他和廖凡的对手戏最多,他觉得廖凡的演技确实很过硬,但这并不等于其他两位演员演得不好。张译选了廖凡,说他一直觉得廖凡不错,因为廖凡在片场能把周围的人都带动着活起来。李晨的答案是空白,他的理由上文同样提到过,他认为每一个人都不错,他无从选择。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这个过程显得过于拖泥带水,而且丝毫没有在关于剧本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更加强化观众对这部戏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悟,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对这部戏的开播充满期待。这几个索然无味的问题让人提不起任何兴趣,台上的演员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本以为接下来的环节能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台上出现了一个茶几和一个手雷,我想对生死线剧情脉络进行深度讨论可能终于开始了,没想到我又一次陷入了无奈和焦虑。因为,我发现张译变得异常沉默,我用眼神传递着内心:译哥,开心些,好吗?尽管我知道他看不到我,就算看到也不会停留在我的眼神里。
                          


                          20楼2009-11-28 14:31
                          回复
                            紫薇姐 雁子姐好


                            27楼2009-11-30 19: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