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夜幕下的哈尔滨》对于我们这些60后而言,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从王刚的小说连续广播,到老版电视剧,再到这个新版电视剧,我们一路见证了这样一部英雄传奇的发展过程,也见证了三十年间人们对历史、对艺术的看法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我上面才会说,这样的改编,才值得。
当年小说连续广播时,大陆正值武侠小说开始风靡,小说中颇似古代侠客的传奇英雄王一民就成为了年青人追捧的对象,这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风潮。
老版电视剧诞生时,正值大陆电视剧初创阶段,所以“说书人”的形象也就成为了那一版电视剧的最大亮点。
新版产生于“反思历史”和“后反思”的时代,产生于一个人们的审美趣味趋于多样化的时代,所以它的用全新角度诠释历史、诠释战争,用唯美的画面和故事诠释战争的残酷,用最个体最本真的情感诠释民族大义,这种改编我认为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具有探索精神和勇气的尝试。只是可惜,由于时间原因,它在细节上还有些粗糙,我认为这是非常大的遗憾。
---------------------------------------------------
补充一下,刚才没说清楚。
老版电视剧在形式上是有创新的,不仅在当年,即使放到现在,“说书人”的设置也是很有特色的。
之前的影视作品,特别是电影,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到80年代初家里有电视的都不多,大部分人都是通过收音机听一种叫做“电影录音剪辑”的东西,甚至到现在,有些电影的台词我都能背下来,但却没有看过一次完整的影片(够汗滴)。
不可否认,这种听“电影录音剪辑”的习惯给当时人们的审美烙下了印记,以至于最初的电视剧里出现大量旁白也不会觉得奇怪。“说书人”这种形式的设置,正好适应了人们的这种习惯,加上有小说联播家喻户晓的基础,所以它是成功的,是一大亮点。
反观新版,与其他当下的影视作品比较,新版的画面语言是非常丰富的,机位多变、画面精致、演员的肢体语言运用得恰如其分,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了,很多东西不同了。
新版最让我欣喜的是,尽管有如此多的“不同”,但是这部作品的正气没有变,民族大义没有变,甚至对于王一民这个人物而言,新版的塑造更加接近小说中人物给人的感觉。这当然不是说仅仅因为演员的表演,老版的演员演技在当时也是受到了认可的,但就电视剧整体而言,新版给人的感觉可以用“惊喜”二字来形容。
最后,我觉得不论小说联播、老版、新版,还有一样东西没有变——主创人员在艺术上的探索精神。
小说的播讲者探索了革命题材与武侠题材的融合(可以听出,播讲者是有意去融合的)。
老版在形式上的探索是足可以载入中国电视剧的历史的一种尝试。
同样地,新版在内涵上的探索,也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综述一下我的观点:
我认为,小说联播、老版、新版,都是各自所处时代中的探索者。小说联播探索了原本不搭界的两类题材间的融合,老版探索了形式,新版探索了内涵。虽然两部电视剧都受到观众的好评,却都不是当时时代最顶峰的作品,但它们的探索精神是相同的,它们也都在彼此的时代里起到了独树一帜的作用,老版创立了一种形式,新版开辟了一条唯美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种版本都是应该得到同样肯定的好作品。
当年小说连续广播时,大陆正值武侠小说开始风靡,小说中颇似古代侠客的传奇英雄王一民就成为了年青人追捧的对象,这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风潮。
老版电视剧诞生时,正值大陆电视剧初创阶段,所以“说书人”的形象也就成为了那一版电视剧的最大亮点。
新版产生于“反思历史”和“后反思”的时代,产生于一个人们的审美趣味趋于多样化的时代,所以它的用全新角度诠释历史、诠释战争,用唯美的画面和故事诠释战争的残酷,用最个体最本真的情感诠释民族大义,这种改编我认为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具有探索精神和勇气的尝试。只是可惜,由于时间原因,它在细节上还有些粗糙,我认为这是非常大的遗憾。
---------------------------------------------------
补充一下,刚才没说清楚。
老版电视剧在形式上是有创新的,不仅在当年,即使放到现在,“说书人”的设置也是很有特色的。
之前的影视作品,特别是电影,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到80年代初家里有电视的都不多,大部分人都是通过收音机听一种叫做“电影录音剪辑”的东西,甚至到现在,有些电影的台词我都能背下来,但却没有看过一次完整的影片(够汗滴)。
不可否认,这种听“电影录音剪辑”的习惯给当时人们的审美烙下了印记,以至于最初的电视剧里出现大量旁白也不会觉得奇怪。“说书人”这种形式的设置,正好适应了人们的这种习惯,加上有小说联播家喻户晓的基础,所以它是成功的,是一大亮点。
反观新版,与其他当下的影视作品比较,新版的画面语言是非常丰富的,机位多变、画面精致、演员的肢体语言运用得恰如其分,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了,很多东西不同了。
新版最让我欣喜的是,尽管有如此多的“不同”,但是这部作品的正气没有变,民族大义没有变,甚至对于王一民这个人物而言,新版的塑造更加接近小说中人物给人的感觉。这当然不是说仅仅因为演员的表演,老版的演员演技在当时也是受到了认可的,但就电视剧整体而言,新版给人的感觉可以用“惊喜”二字来形容。
最后,我觉得不论小说联播、老版、新版,还有一样东西没有变——主创人员在艺术上的探索精神。
小说的播讲者探索了革命题材与武侠题材的融合(可以听出,播讲者是有意去融合的)。
老版在形式上的探索是足可以载入中国电视剧的历史的一种尝试。
同样地,新版在内涵上的探索,也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综述一下我的观点:
我认为,小说联播、老版、新版,都是各自所处时代中的探索者。小说联播探索了原本不搭界的两类题材间的融合,老版探索了形式,新版探索了内涵。虽然两部电视剧都受到观众的好评,却都不是当时时代最顶峰的作品,但它们的探索精神是相同的,它们也都在彼此的时代里起到了独树一帜的作用,老版创立了一种形式,新版开辟了一条唯美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种版本都是应该得到同样肯定的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