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2年,本杰明·罗宾斯(Benjamin Robins)发明了弹道摆(1742年),用来测量炮口初速和射程的关系。他证实了低速情况下,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他还检测到阻力在1100-1200 fps时急剧增加,阻力“似乎”又跟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现代人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声障】,被发现了
当然喽,计算虎蹲炮,暂不用考虑音障、三次方这些事。
我们可以结合约翰·吉尔马丁给的式子计算出风阻系数。

显然,当马赫数小于0.5时,阻力系数似乎是恒定的。
看图大约是0.195上下
接下来我们只要。。。

V的平方,乘以零点五,乘以0.195,乘以0.0414,乘以0.0805 lbs/ft^2
带入斜抛运动方程,
虽然极其难算,但是我们可以求助计算机
~~~~~~~~~~~~~~~~~~~~~~
算了,不算了


咋一看,评经验感觉应该是理想数据的八成上下。
虎蹲炮不像是当榴弹炮来用的,别看身管短,其实是个直瞄火炮,射击角度最大也就十几度。
考虑空气阻力下射程可能是理想射程的八九成、七八成。看来啊,500码射程是有的。
所以,【500】,这个数可能是虎蹲炮在十几度仰角下的最大射程。
有效射程呢?
不能使用近现代的有效射程概念,对于16世纪的人,无非就是精度和破甲威力
精度是不可能计算的辽滴

那就算算威力吧
能算,但是我今天懒得算了。(笑,上头那个方程我都懒,更别说再去翻书喽

大概啊,我估计这门【二寸、小倍径、中世纪黑火药水平】的【虎蹲炮】是个能在两百米范围内打破厚盾牌的水平。
如果发射霰弹,则可能需要在(50~100米),或(25~75米)内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