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津局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成投产,开始用土法铸造一文制钱,后又从英国买来机器,用机器铸钱。由于机器铸钱亏赔太多,仍以土法铸钱为主。故存世的钱币中土铸币居多,机制币很少。
宝津局来源:
宝津局和其它铸钱局有所不同。各地方铸钱局都由户部管辖,惟有宝津局是慈禧亲自下令让李鸿章建立的。起因是各铸钱局长时期没有铸造一文制钱,造成市面上一文制钱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慈禧提出要铸造一文制钱。因为铸造一文制钱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要贴赔很多。户部便表示不便在京局开炉铸钱。慈禧认为户部在推卸责任,于是命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天津建厂铸钱,即宝津局。
宝津局光绪通宝区分方法:
按重量区分,有早期的重一钱(3.73克)币,减重后的八分(2.98克)币,七分(2.61克)币和六分(2.24克)币。


宝津局来源:
宝津局和其它铸钱局有所不同。各地方铸钱局都由户部管辖,惟有宝津局是慈禧亲自下令让李鸿章建立的。起因是各铸钱局长时期没有铸造一文制钱,造成市面上一文制钱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慈禧提出要铸造一文制钱。因为铸造一文制钱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要贴赔很多。户部便表示不便在京局开炉铸钱。慈禧认为户部在推卸责任,于是命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天津建厂铸钱,即宝津局。
宝津局光绪通宝区分方法:
按重量区分,有早期的重一钱(3.73克)币,减重后的八分(2.98克)币,七分(2.61克)币和六分(2.24克)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