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几天和一个初中同学出去吃饭,我们就聊起了各个学校校风的差别。
我们初中都是一六六的,我高中来了汇文,他高中去了五中。他跟我提到一点:五中培养出了很多唯分数论的学生。他们不仅仅特别看重成绩,而且还因此在班内还出现了恶性竞争,互相防备着,讨论问题也总是留一手,从不会倾囊相授。而且,五中里有一个只有前五十名的学生才能参加的讲座,于是很多学生削尖了脑袋也要往前五十名里挤。某次讲座上,一位平日成绩不佳的学生也来参加了讲座,就有人嘲讽他说:“你怎么也来了?”
他跟我讲得声情并茂的,让我感觉有点后怕:得亏我初中和高中都没有这种不良氛围,否则我的中学生活恐怕会很痛苦吧。
我初中在一六六上的,我们那个班的同学关系都特别好,而且初中时代大家也都坦诚相待,我们互相之间连防备都没有,就更不存在恶性竞争了。
而汇文呢?我觉得汇文不会培养出这种自私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一方面,在这样宽阔的校园里漫步,在一块正规四百米跑道上跑操,在11人制球场踢球,在大理石建成的教学楼里面上学,学生的胸怀也一定会是宽广的。我们那届的学生是真的很简单、很随和。我在学校里结识了一个直升班的好兄弟,他就总是乐乐呵呵的,有什么事都愿意跟我一块儿讨论,而且重视感情,很乐于参与老同学之间的各类聚会、活动,唯一的缺点是打篮球喜欢扇自己嘴巴子(误)。相比于一六六中生科班的壁垒森严,或者相比于五中直升班那种对分数的执着,汇文直升班的同学给我一种更亲切、更有人情味的感觉。来到学校之后,本校的学生和我们这些外校的都能正常交往,而且不会说去排挤谁。虽然咱们学校也喜欢搞那种“前30名特别补习”啥的,但是也不会有人拿这个名次说事,排名发下去之后大家笑一笑就过去了。这可能也得益于老师们的正确引导:我们班主任虽然也会强调学习重要、高考重要,但是也会跟我们说“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互怼”(虽然这句话的水平低了些哈233),没有哪个老师真的会说“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种话的。正是在这样一种温馨、友爱的环境下,特立独行的我才在高中收获了许多真挚的友谊。
(我那届的年级组长是刘春林老师,他也是一位非常富有人文关怀的老师,他会和学生一起踢足球,会笑着看学生谈恋爱,会好好回应学生们无理的问题,而且永远会第一时间关心在楼道里哭泣的同学。他就是我心目中汇文精神的缩影。当然,我听说近几年年级组长变得严格了,东峰老师用尽雷霆手段,但我相信他雷霆手段的背后也一定是菩萨心肠。)
那天在饭桌上聊的时候,我也在想,汇文现在怎么样了呢?班级氛围还如从前一样友善吗?老师还会让学生发展个性吗?羊圈里的小羊还在上学路上等着大家吗?我听说现在的学习环境又内卷起来了,从高一开始就要上晚自习,同学们还有时间去操场上找老师一起踢球吗?我相信汇文的老师们还会和以前一样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可是他们的人文主义精神在越来越紧张的教学进度下还会有发挥空间吗?
近几年汇文成绩确实有所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将学校衡水化能提高学校的成绩,这也是事实。我固然是不了解汇文现状的。但是如若有校领导想要为了成绩而牺牲了汇文的优秀风气,我便希望他们好好思考一下,汇文的独特优势究竟是什么?是城区内罕见的广阔校园,是老师们对同学的人文主义关怀,是同学之间友善诚恳的人际关系。
我离开学校已有四年了。我希望到了我兄弟的孩子们上高中的时候,我还能找到我说的这段话,原封不动地拿这段话好好吹一通汇文。
我们初中都是一六六的,我高中来了汇文,他高中去了五中。他跟我提到一点:五中培养出了很多唯分数论的学生。他们不仅仅特别看重成绩,而且还因此在班内还出现了恶性竞争,互相防备着,讨论问题也总是留一手,从不会倾囊相授。而且,五中里有一个只有前五十名的学生才能参加的讲座,于是很多学生削尖了脑袋也要往前五十名里挤。某次讲座上,一位平日成绩不佳的学生也来参加了讲座,就有人嘲讽他说:“你怎么也来了?”
他跟我讲得声情并茂的,让我感觉有点后怕:得亏我初中和高中都没有这种不良氛围,否则我的中学生活恐怕会很痛苦吧。
我初中在一六六上的,我们那个班的同学关系都特别好,而且初中时代大家也都坦诚相待,我们互相之间连防备都没有,就更不存在恶性竞争了。
而汇文呢?我觉得汇文不会培养出这种自私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一方面,在这样宽阔的校园里漫步,在一块正规四百米跑道上跑操,在11人制球场踢球,在大理石建成的教学楼里面上学,学生的胸怀也一定会是宽广的。我们那届的学生是真的很简单、很随和。我在学校里结识了一个直升班的好兄弟,他就总是乐乐呵呵的,有什么事都愿意跟我一块儿讨论,而且重视感情,很乐于参与老同学之间的各类聚会、活动,唯一的缺点是打篮球喜欢扇自己嘴巴子(误)。相比于一六六中生科班的壁垒森严,或者相比于五中直升班那种对分数的执着,汇文直升班的同学给我一种更亲切、更有人情味的感觉。来到学校之后,本校的学生和我们这些外校的都能正常交往,而且不会说去排挤谁。虽然咱们学校也喜欢搞那种“前30名特别补习”啥的,但是也不会有人拿这个名次说事,排名发下去之后大家笑一笑就过去了。这可能也得益于老师们的正确引导:我们班主任虽然也会强调学习重要、高考重要,但是也会跟我们说“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互怼”(虽然这句话的水平低了些哈233),没有哪个老师真的会说“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种话的。正是在这样一种温馨、友爱的环境下,特立独行的我才在高中收获了许多真挚的友谊。
(我那届的年级组长是刘春林老师,他也是一位非常富有人文关怀的老师,他会和学生一起踢足球,会笑着看学生谈恋爱,会好好回应学生们无理的问题,而且永远会第一时间关心在楼道里哭泣的同学。他就是我心目中汇文精神的缩影。当然,我听说近几年年级组长变得严格了,东峰老师用尽雷霆手段,但我相信他雷霆手段的背后也一定是菩萨心肠。)
那天在饭桌上聊的时候,我也在想,汇文现在怎么样了呢?班级氛围还如从前一样友善吗?老师还会让学生发展个性吗?羊圈里的小羊还在上学路上等着大家吗?我听说现在的学习环境又内卷起来了,从高一开始就要上晚自习,同学们还有时间去操场上找老师一起踢球吗?我相信汇文的老师们还会和以前一样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可是他们的人文主义精神在越来越紧张的教学进度下还会有发挥空间吗?
近几年汇文成绩确实有所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将学校衡水化能提高学校的成绩,这也是事实。我固然是不了解汇文现状的。但是如若有校领导想要为了成绩而牺牲了汇文的优秀风气,我便希望他们好好思考一下,汇文的独特优势究竟是什么?是城区内罕见的广阔校园,是老师们对同学的人文主义关怀,是同学之间友善诚恳的人际关系。
我离开学校已有四年了。我希望到了我兄弟的孩子们上高中的时候,我还能找到我说的这段话,原封不动地拿这段话好好吹一通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