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此吧大多发问者为小白,缺乏经验容易翻车,故总结如下一些低级错误以起警示作用,希望大家尽量少踩坑!
一、题材误区:即啥都想拍,本质上是对摄影题材的难度没有正确认识,或者不知道自己适合拍什么,这就导致选器材时,既要又要:人像、风光、打鸟、微距都想拍,结果就是器材四不像,且啥也拍不好
那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我将大致介绍下每种题材的特点,你来判断下是否适合你:
1. 人像摄影:千万不要被各种人像博主误导!拍人像对小白是最难的存在!为什么呢?模特!
问一个扎心的问题:你能约来模特么
显而易见,大部分小白是不行的,甚至可能连女同事都约不到,更别说模特和互勉了,不怕拍不好被挂孙吧么
顺便提醒一下,人像摄影最重要的是灯和模特,而不是相机和镜头
2. 风光摄影:这个无须多言。身体素质+时间金钱,你有么
有了当然可以拍,没有就算了,大部分人还是普通打工仔,诗与远方不存在的
3. 打鸟:首先预算高,最低6000起跳。这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你有耐心像大爷那样在公园蹲一天吗?
4. 微距:这个倒是不错的选择!家里的手办玩具、花花草草,都是很好的微距题材,也不是很花时间,你甚至能在上班摸鱼的时候来一张
5. 人文摄影:最推荐的一集,上下班放学都能拍,但社恐慎入!
6. 私房摄影:这个看情况,大部分人用不上
7.体育摄影/航空/火车摄影:适用于大部分人
——————————————————————
二、相机构成误区:大部分小白认为相机和镜头是一体的,这就导致很多人只买了机身忘了配镜头,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大部分相机是由机身和镜头两部分分开构成的,机身好比视网膜,是感光组件、镜头则是眼睛,起成像作用。
当然,也有少量相机的机身和镜头是不可拆卸的,非常适合要求不高的小白,比如索尼RX100系列,RX10系列和尼康PXXX系列
——————————————————————
三、器材误区,分为以下几点:
1. 越贵越好。这个观点来源于消费主义。而事实上,脱离了自己的需求,再贵的器材都毫无意义!
举个经典例子:一个主拍体育的人听信谗言选择了哈苏X2D,结果发现对焦系统根本追不上运动员
再比如,一个要拍风光的大爷选择了索尼A7S3这种低像素视频机,结果可想而知
2.“底大一级压死人” 。这句话没问题,但不够严谨。为什么?首先,“底大”指CMOS面积更胜一筹,但相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除了CMOS外,还有快门屏幕取景器防抖等模块,整体性能不是单一块CMOS能决定的。如果一个相机只是单纯底大,拿什么压死人?其次,不同年代的CMOS工艺不一样。某些特别古早的半画幅CMOS,还真压不死比较新的M43画幅CMOS
3. 品牌刻板印象,如“尼康目中无人”。这句话本是无反初期调侃尼康识别系统的,结果越传越广被无数人奉为经典…. 事实是,尼康在ZF后发布的大部分机型,对焦和追焦一点也不差,能满足大部分人需求
4. 预算分配不合理,具体表现为花大价钱买好机身,但镜头预算不够,或机身和镜头都配齐了,结果发现没钱买配件….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下机身和镜头的重要性了。一般情况,机身增强的是上限和使用的方便性;而镜头追求的是下限。举个形象的例子,好机身就好比你有很好的身体,而好镜头对应好眼睛。
其次,需要搞清配件的必要性。风光摄影,三脚架和滤镜少不了;人像摄影,灯和柔光箱少不了!
5. “哪个相机最牛逼” 。。。
6. CCD误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展开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你在消费级市场上找到的大部分以CCD为传感器的卡片机都是电子垃圾,不如手机的那种。值得买的CCD倒也有,比如尼康D200和宾得645d
——————————————————————
四、卡口误区:不同品牌/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的相机卡口可能不兼容,不要瞎买镜头!
——————————————————————
接下来是绕开以上误区、明确了需求后如何选择器材的大致思路:
一、打鸟/体育/火车/航空摄影:不限画幅的速度机+长焦镜头+高速SD/CF卡(很重要!!!!)
二、微距:全幅机身+三脚架+补光灯/闪光灯+微距镜头,最好再学习一下景深合成!
三、风光:预算低的就大变焦+三脚架+超广角+滤镜。预算够的直接上大三元+超长焦。三脚架必不可少!
四、人文摄影:外观好看的机身+标准变焦镜头(比如24-70 F4)
五、人像摄影:灯阵+三脚架+全幅机身+大光圈定焦镜头,有条件的可以再来个70-200F2.8
六、私房摄影:标变大三元
七、室内摄影:超广角+标变大三元
八、天文摄影:天文望远镜+天文盒子+导星系统+天文相机。比如振旺533
九、随手拍:旗舰手机
祝吧U们早日选到适合自己的摄影器材!



一、题材误区:即啥都想拍,本质上是对摄影题材的难度没有正确认识,或者不知道自己适合拍什么,这就导致选器材时,既要又要:人像、风光、打鸟、微距都想拍,结果就是器材四不像,且啥也拍不好

那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我将大致介绍下每种题材的特点,你来判断下是否适合你:
1. 人像摄影:千万不要被各种人像博主误导!拍人像对小白是最难的存在!为什么呢?模特!
问一个扎心的问题:你能约来模特么

显而易见,大部分小白是不行的,甚至可能连女同事都约不到,更别说模特和互勉了,不怕拍不好被挂孙吧么

顺便提醒一下,人像摄影最重要的是灯和模特,而不是相机和镜头

2. 风光摄影:这个无须多言。身体素质+时间金钱,你有么

有了当然可以拍,没有就算了,大部分人还是普通打工仔,诗与远方不存在的
3. 打鸟:首先预算高,最低6000起跳。这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你有耐心像大爷那样在公园蹲一天吗?
4. 微距:这个倒是不错的选择!家里的手办玩具、花花草草,都是很好的微距题材,也不是很花时间,你甚至能在上班摸鱼的时候来一张

5. 人文摄影:最推荐的一集,上下班放学都能拍,但社恐慎入!
6. 私房摄影:这个看情况,大部分人用不上
7.体育摄影/航空/火车摄影:适用于大部分人
——————————————————————
二、相机构成误区:大部分小白认为相机和镜头是一体的,这就导致很多人只买了机身忘了配镜头,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大部分相机是由机身和镜头两部分分开构成的,机身好比视网膜,是感光组件、镜头则是眼睛,起成像作用。
当然,也有少量相机的机身和镜头是不可拆卸的,非常适合要求不高的小白,比如索尼RX100系列,RX10系列和尼康PXXX系列

——————————————————————
三、器材误区,分为以下几点:
1. 越贵越好。这个观点来源于消费主义。而事实上,脱离了自己的需求,再贵的器材都毫无意义!
举个经典例子:一个主拍体育的人听信谗言选择了哈苏X2D,结果发现对焦系统根本追不上运动员

再比如,一个要拍风光的大爷选择了索尼A7S3这种低像素视频机,结果可想而知

2.“底大一级压死人” 。这句话没问题,但不够严谨。为什么?首先,“底大”指CMOS面积更胜一筹,但相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除了CMOS外,还有快门屏幕取景器防抖等模块,整体性能不是单一块CMOS能决定的。如果一个相机只是单纯底大,拿什么压死人?其次,不同年代的CMOS工艺不一样。某些特别古早的半画幅CMOS,还真压不死比较新的M43画幅CMOS
3. 品牌刻板印象,如“尼康目中无人”。这句话本是无反初期调侃尼康识别系统的,结果越传越广被无数人奉为经典…. 事实是,尼康在ZF后发布的大部分机型,对焦和追焦一点也不差,能满足大部分人需求
4. 预算分配不合理,具体表现为花大价钱买好机身,但镜头预算不够,或机身和镜头都配齐了,结果发现没钱买配件….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下机身和镜头的重要性了。一般情况,机身增强的是上限和使用的方便性;而镜头追求的是下限。举个形象的例子,好机身就好比你有很好的身体,而好镜头对应好眼睛。
其次,需要搞清配件的必要性。风光摄影,三脚架和滤镜少不了;人像摄影,灯和柔光箱少不了!
5. “哪个相机最牛逼” 。。。
6. CCD误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展开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你在消费级市场上找到的大部分以CCD为传感器的卡片机都是电子垃圾,不如手机的那种。值得买的CCD倒也有,比如尼康D200和宾得645d
——————————————————————
四、卡口误区:不同品牌/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的相机卡口可能不兼容,不要瞎买镜头!
——————————————————————
接下来是绕开以上误区、明确了需求后如何选择器材的大致思路:
一、打鸟/体育/火车/航空摄影:不限画幅的速度机+长焦镜头+高速SD/CF卡(很重要!!!!)
二、微距:全幅机身+三脚架+补光灯/闪光灯+微距镜头,最好再学习一下景深合成!
三、风光:预算低的就大变焦+三脚架+超广角+滤镜。预算够的直接上大三元+超长焦。三脚架必不可少!
四、人文摄影:外观好看的机身+标准变焦镜头(比如24-70 F4)
五、人像摄影:灯阵+三脚架+全幅机身+大光圈定焦镜头,有条件的可以再来个70-200F2.8
六、私房摄影:标变大三元
七、室内摄影:超广角+标变大三元
八、天文摄影:天文望远镜+天文盒子+导星系统+天文相机。比如振旺533
九、随手拍:旗舰手机

祝吧U们早日选到适合自己的摄影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