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礼部言:“自昔天子体元御极,必皆首立皇后,以主天下之内治。我朝列圣,皆于登极之初,即举册立中宫之典。今皇上嗣登宝祚,百度咸贞,册立大礼,所宜亟举。敬惟皇配出自名宗,天作之合,已受封章于潜邸,宜崇位号于中宫,於以佐奉宗祧、母仪天下,此寔邦家之大庆、中外之具瞻。臣等忝备礼官,请遵彝制,惟皇上早赐施行,以备朝廷之威礼。”又言:“天下大本,系于储贰;国之主器,属于元良。自昔人君即位,必蚤建太子,其或未暇,则有司具请举行,盖以太子正而天下定,其为宗庙社稷计,莫先于此。惟皇上受天眷命,抚驭丕图,而皇子笃生,已及五岁,且英哲性成、岐嶷天挺,中外臣民,莫不忻忻然讴歌鼓舞,以为此宗社亿万年无疆之庆。兹者圣政维新,鸿仪具举,维是蚤建储闱,豫端国本,尤今日之急务。皇子既长且贤,天人交与,宜正东宫之位,用培蒙养之基。臣等谨拟正月十五日吉,同文武百官上表陈请,伏乞圣明蚤赐允俞。又惟皇子已长礼,宜请赐睿名,伏乞钦命,以便颁册行礼。”
上谕曰:“立后事可行。皇子年尚幼,且先赐名,徐议册立。”
—————
穆宗以“皇子尚幼”暂缓立储,仅赐名而不定东宫之位,表面上遵循传统立嫡立长之制,实则折射出对李贵妃势力崛起的警惕——若其子速立太子,李贵妃将借“储君生母”身份进一步威胁陈皇后权威。然而这一制衡终未奏效:穆宗早逝后,李贵妃之子继位,陈皇后虽被尊为“仁圣皇太后”,但李贵妃以“慈圣皇太后”之名独掌实权,两宫并尊却尊卑倒置。此段实录中的立后拖延与立储争议,恰揭示了李贵妃在穆宗朝后期已通过子嗣悄然构建权力根基,其政治命运实系于“母凭子贵”的宫廷法则,而陈皇后虽居名分高位,却因无子终成权力场中的陪衬。
上谕曰:“立后事可行。皇子年尚幼,且先赐名,徐议册立。”
—————
穆宗以“皇子尚幼”暂缓立储,仅赐名而不定东宫之位,表面上遵循传统立嫡立长之制,实则折射出对李贵妃势力崛起的警惕——若其子速立太子,李贵妃将借“储君生母”身份进一步威胁陈皇后权威。然而这一制衡终未奏效:穆宗早逝后,李贵妃之子继位,陈皇后虽被尊为“仁圣皇太后”,但李贵妃以“慈圣皇太后”之名独掌实权,两宫并尊却尊卑倒置。此段实录中的立后拖延与立储争议,恰揭示了李贵妃在穆宗朝后期已通过子嗣悄然构建权力根基,其政治命运实系于“母凭子贵”的宫廷法则,而陈皇后虽居名分高位,却因无子终成权力场中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