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吧 关注:40,503贴子:312,167
  • 9回复贴,共1
求助

一次两粒第3代二甲双胍比每天三粒第一代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次两粒第3代二甲双胍比每天三粒第一代好??
第一代二甲酸瓜缓释片,我每天三次每次一粒。
第三代说明书说每天晚饭前一次管24小时,因此我吃两粒。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1 03:27回复
    你是不是说反了?第一代的是普通片,不是缓释片,所以才要一天吃三次,第三代的才是缓释片,所以一天吃一次就够了。只要用量合适,两种都能有效降糖,但普通片可能有更明显的肠胃道反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21 08:4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1 08:47
      回复
        怎么感觉像是数字游戏?不明白,没有用过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21 09:13
        收起回复
          不管第几代,缓释片通常一天吃一次,如果效果不行才考虑一天吃两次。你一天吃三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21 10:07
          回复
            二甲双胍缓释片有4种,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IV)、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III)、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II)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从二甲双胍缓释片结构来看,一代二甲双胍缓释片,采用“骨架”技术,主要通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遇水形成的凝胶骨架层,骨架层控制片芯药物的迁移速度,通过HPMC用量控制药物扩散及凝胶骨架溶蚀速率,从而达到体外缓释控制。但在释药特点方面药物释放速率不恒定,可能存在药物释放比例前多后少,无法解决药物高溶解性突释和窗口期药物过载问题。
            二代、三代二甲双胍缓释片采用微孔或单孔渗透泵技术,药物片芯外层包裹不溶性包衣膜,可以通过缓释片外层衣膜厚度、膜孔大小数量、膜内外的渗透压力差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基本按照匀速释放,体外释放具有零级释药特征,释放量能维持降糖疗效,作用时间长,解决药物平稳释放问题。
            二甲双胍缓释片(Ⅳ)在膜控渗透技术基础上叠加了胃漂浮技术,片芯药物通过渗透泵均匀释放,使用基于聚合物的口服给药系统,药片密度小于胃液密度,聚合物吸收胃液中的水膨胀约1.5倍,药片尺寸大于幽门,使其定位漂浮于胃中10~15 h(平均13 h),药物几近释放完毕后,内凹塌陷,排入肠道,药物平稳释放同时解决窄窗吸收问题,增加二甲双胍生物利用度。相较于传统二甲双胍速释片,前三代二甲双胍缓释片更侧重于解决二甲双胍的“体外平稳释放”问题,“窄窗吸收”的问题亟待解决。第四代二甲双胍缓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Ⅳ)自2005年在美国上市,在解决平稳释放问题的同时,解决了二甲双胍窄窗吸收难题,提高了二甲双胍生物利用度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1 1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