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课程吧 关注:2,190贴子:27,804
  • 160回复贴,共1

逃避是该课程的主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初看的时候觉得课程的整体逻辑还是比较通顺自洽的。但后面有个画风突变的点就是,不要去分析问题,否则会让你当真。
此处逻辑突然就自相矛盾了,如果你真的知道这是个游戏,你去分析解决问题会让你把游戏当真吗?害怕着相本身就是着相啊。
所有的不允许,都是当真。这不是老子那章说的吗?
佛教里讲烦恼即菩提,解决问题是可以转为智慧的。既然小我的问题是恐惧,为什么不分析一下恐惧的原因是什么?无非就是贪生怕死患得患失而已,贪婪执着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通过提升智慧保持理性就能化解。何必通过宽恕去pass掉呢?宽恕应该用在那些不理智的地方,比如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过度焦虑。
如果对可解决的问题,仅仅是为了逃避冲突和痛苦,就去用宽恕化解,那么你对冲突和痛苦的恐惧本身不就是小我作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9 10:02回复
    对于你的这个问题,肯恩的一些答疑会对你有帮助,奇迹课程官网可以搜到,标题是:KW_分析黑暗能让你得到光明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9 11: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直接帮你贴出来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學員: 在《奇蹟課程》正文裡,耶穌曾反問我們:「分析黑暗能讓你得到光明嗎?」(T-9.V.6:3) 我想問的是:如果把反觀自己的小我視為修學過程,那不就是透過分析黑暗尋找光明?
      肯恩:根據上下文,耶穌這句話是針對「尚未療癒的治療師」而說的。
      因他們仍視黑暗為真實,而非小我用來阻隔光明的防禦機制,從而犯下了唯一的「罪過」,也就是本課程所說的把錯誤當真。為此,耶穌在〈頌禱〉中勸告我們:「別再著眼於他人的過錯了。更不可把它當真。」(S-2.I.3:3-4)
      在你提及的〈正文〉段落中,耶穌還指出了治療師和神學家的侷限與錯誤,也就是在尚未看到自己的問題並加以修正前,就嘗試去治療別人。如此一來,由於他們對實際修正過程的無知,往往便任由小我去主導對別人的療癒。若能了解小我的黑暗(妄見)僅是一種對聖靈之光(正見)的防衛機制,而我們有能力在兩者之間作出選擇,那麼分析黑暗就能幫助我們認清選擇,繼而重新考慮自己的決定。
      但是,倘若我們沒有意識到光明,以及心靈的抉擇能力,而只是一味分析黑暗,那麼最終將只是徒勞一場。即使在分析的過程中能夠稍微舒緩痛苦,真正的療癒卻沒有發生。就此角度而言,分析黑暗是無法得到光明的。
      選自《奇蹟課程基金會問答服務》
      翻譯:佳琳
      校對:Taiyun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29 11:59
      收起回复
        因为逻辑里没有爱,这是爱的课程呀。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9 12:49
        收起回复
          整篇奇迹课程就是围绕如何行使奇迹来展开,奇迹就是知见转变的过程,你说的适用于新时代的很多偏门但奇迹课程不在此列,事实上奇迹课程是反对逃避的,正如他所言:奇迹课程的教法是霸气的毫不避讳的对小我的直接宣战!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29 13:04
          收起回复
            黑暗就是无明障,也叫所知障,因为智慧不足导致的认知盲区,破此障就是通过智慧,而智慧通过闻思修得来,也就是观察分析实践。作者观点,你在没有证悟空性(圣灵视角)的情况下去分析,只能缓解但无法获得光明(觉醒)。其实你如果有足够的世俗智慧,比如四圣谛八正道、唯物辩证法、儒家思想等,可以极大程度减少苦果。作者继续说,如果你证悟了空性(圣灵视角),你对黑暗的分析有助于做出选择。其实何止是有帮助,证悟空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无明(黑暗),消除认知盲区,从轮回课程中成长,让你更好地生活,在智慧上圆满,从而涅槃(觉醒)。破除黑暗才能收获光明。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29 13:10
            收起回复
              奇迹课程(A Course in Miracles)的核心教义强调超越逻辑思维、放下判断,通过宽恕和爱的视角来体验内在的平安。以下是原文中明确或间接不鼓励过度“分析问题”的段落及其背景分析:
              ---
              ### 1. **「判断即是对实相的误解」**
              **原文**(正文第3章):
              > “Judgment was made to be a weapon used against the truth. It separates what it is being used against, and sets it off as if it were a thing apart.”
              > (判断被造出来作为攻击真理的武器。它会分裂它所攻击的对象,使其显得好似独立存在。)
              **背景与含义**:
              奇迹课程认为,分析问题往往伴随判断(如对错、好坏),而这会强化“小我”(ego)的分裂思维。分析本身预设了问题的真实性,反而让心灵困在虚幻的冲突中。课程主张以“宽恕”取代分析,因为宽恕能看破问题的虚幻性,直接回归一体性。
              ---
              ### 2. **「问题本不存在,答案亦然」**
              **原文**(练习手册第79课):
              > “Let me recognize the problem so it can be solved. Let me realize today that the problem is always some form of grievance that I would cherish. Let me understand that the solution is always a miracle with which I let the grievance be replaced.”
              > (让我认清问题所在,它方能得到解决。愿我今日明白,问题永远是我所执著的某种怨尤。愿我了解,解决方式永远是一个奇迹,我愿让这奇迹取代怨尤。)
              **背景与含义**:
              课程指出,人们眼中的“问题”本质是潜藏的怨尤(grievance),而分析问题只是用小我的逻辑去维护这些怨尤。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奇迹”——即放下分析,选择以爱重新诠释情境。
              ---
              ### 3. **「不要向外寻求答案」**
              **原文**(正文第2章):
              > “The world you see is the delusional system of those made mad by guilt. Look carefully at this world, and you will realize that this is so. For this world is the symbol of punishment, and all the laws that seem to govern it are the laws of death.”
              > (你所看到的世界,是那些因罪咎而疯狂之人所造出的妄见体系。仔细看一看这世界,你终会明白事实就是如此。因为这个世界是惩罚的象征,所有看似支配它的法则,不外乎死亡的法则。)
              **背景与含义**:
              课程认为,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小我妄造的幻相,分析它们如同在梦境中寻找逻辑,只会加深对幻相的认同。真正的答案需转向内在,通过圣灵的指引(而非理性分析)超越表象。
              ---
              ### 4. **「知见与真知的区别」**
              **原文**(引言):
              > “Knowledge is not the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this course. Peace is. Knowledge is of God, and only the Kingdom of God is His Son’s environment. Knowledge is beyond the goals of this course.”
              > (这门课程的动机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获得平安。知识属于上主,只有上主的国度才是祂圣子的归宿。知识远超过本课程的目标。)
              **背景与含义**:
              奇迹课程区分了“知见”(perception,基于分析的相对认知)和“真知”(knowledge,超越思维的灵性领悟)。它指出,分析属于知见的层次,而课程的目标是超越知见,通过宽恕直接体验真知。
              ---
              ### 5. **「放下判断,选择奇迹」**
              **原文**(练习手册第23课):
              > “I can escape from this world by giving up attack thoughts. Herein lies salvation, and nowhere else. Without at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29 18:06
              收起回复
                分析本身就是分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29 22:0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有意思的问题,【分析黑暗能让你得到光明吗?】是针对前文未疗愈的治疗师说的,诠释小我在梦中的象征证明其真实性,却抹煞梦者的重要性。
                  其实在物质界生活不得不分析判断,像过马路要注意红绿灯与附近车辆,谁闭眼在马路乱走怕是会被撞飞。
                  课程说放下判断不是放弃生活常识,而是以圣灵的视角取代小我的视角,小我的判断并非为了理智或真相,其目的是批判与攻击,隐藏罪疚以维系小我的存在。但圣灵的判断是为了修正小我,让人看透小我隐藏的目的重做选择,圣灵一旦修正了小我小我就没有了。
                  课程不但不逃避问题,反而直接揭开小我的底,这就是帮人们节省时间。


                  IP属地:四川11楼2025-04-30 06:30
                  收起回复
                    《鸣响雪松》里说,黑暗力量劝说亚当和夏娃吃的“禁果”就是“去分析所有的事物”,而不是去感受神的造化;黑暗力量模仿不了神的造化,所以劝说人类去分析研究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30 07:33
                    收起回复
                      关于“忽视”,正文里有这么一段话,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我之前对于“忽视”这个词汇的理解存在一些问:T-17.V.11. 你们必已共同迎请圣灵进入你们的关系了。2 否则祂是不可能进来的。3 虽然此后你们还会犯下不少错误,其实你已为祂的事工提供了莫大的协助。4 你为祂所做的一切,祂永远铭记在心。5 而且祂从不着眼于你的错误。6 你是否也能这样感谢自己的弟兄?7 你是否也能始终如一地肯定他们的努力而忽视他们的错误?8 或者,你的感激之情常因你眼中所见的错误而摇摆不定,黯然无光?9 也许你现在正为自己的不快而向他发动一连串的责难。10 一旦失去感谢与珍惜之心,你就无法活出神圣一刻,也因而与它失之交臂了。


                      IP属地:江苏13楼2025-04-30 11:31
                      回复
                        其实说白了,就是觉自心和觉自身的问题,时刻察觉问题的来源,就是能够明白当下的起心动念,比如能够察觉当下的恐惧来源什么,然后再去做真宽恕。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5-01 12:48
                        收起回复
                          看了一眼这个帖子,其实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搞的这么复杂,这也怪我,因为当时看到楼主认为“对于可解决的问题,仅仅为了逃避冲突和痛苦就去用宽恕化解”有点生气,其次楼主把佛法和唯物主义放在一起,这两者当然都可以减少苦果,但是这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在我心目中佛法是要超越唯物主义的,当然这是我有问题,我不该去纠结这些事情,这也说明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最后,佛陀的教导和奇迹课程的教导在我看来同等重要,他们的内涵是一致的,楼主对奇迹课程存在疑问,建议去搜一下佛陀的教法和奇迹课程教法的区别就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01 16: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