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有希的水瓶吧 关注:10,886贴子:120,074
  • 16回复贴,共1

关于林译本村上春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起因应该是世界读书节那天,林少华发布了一个标题过于引人入胜的视频。个中观点,引起了争议,并由此引出了关于其译著(主要是村上春树作品)的讨论。读者们对林少华的译著的批评由来已久,可以说自中文版村上春树问世以来就有。前一阵又因为视频,批评的声音肉眼可见地增多(某些平台),林老师又火了一阵。
对于这些批评,不知吧友们怎么看。
以下是一些个人看法,
这些指摘中,有两种我个人认为十分奇怪,难以理解,不禁让我想对评论者发问:你们在骂之前真的看过中文版村上春树吗?
其一,有些评论类似“看林译本时觉得村上巨烂,看了别的译本或原版后觉得对不起村上”、“本以为讨厌的村上,其实讨厌的是林少华”……总结起来大概就是——林少华的翻译致使林译本与原版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完全是两个极端。对林译文的批评概括起来就是过度翻译和专有名词错译问题。我认为村上是不过分主张语言风格的作家,说其优秀也是强在角色与架构等方面。林虽说个人风格较为明显,但也可以做到信、达(可能这么评论的人不认为雅),不至于改变村上优秀的东西,怎么会发生了这种强烈反差呢?
其二,对目前市面上的两种主流译本——林少华译本和赖明珠译本的极端的踩一捧一。在受到这种热烈的“推荐”后,我买了一本赖译《挪威的森林》与林译本比较着看了一遍,对这两个译本有了些自己的看法。先说结论,林译本本土化较强,读起来会比较流畅,多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语言风格较为华丽,错译集中在名称、专有名词,不影响理解但会忽略掉原作者的设计;赖译本主要使用对译,意在还原外语语感,读起来可能不是很流畅,语言风格力求还原,错译集中在语意方面,可能会影响理解。作为一介小学生,很难说哪位老师译得更好,只能说双方各有优劣,绝不会造成一方远强于另一方的情况。


IP属地:日本1楼2024-05-16 01:01回复
    以下是一些关于上述两译本特点的具体例子


    IP属地:日本2楼2024-05-16 01:03
    回复
      2025-05-11 21:16:06
      广告

      由上述两例针对提示语位置的翻译问题,可以初窥两位译者的不同翻译习惯。由于原文提示语在后,赖也如数将其置后;林则会做调整,时而在前,时而在后。


      IP属地:日本3楼2024-05-16 01:06
      回复

        关于这组句,作为一个汉语母语者,我认为相比于赖译林译更为易懂。原因有两点:一,由于日语习惯以“体言”(名词)结尾,将句子表达为一个大的偏正短语,如上句,赖也依照原文结构逐个翻译,而问题是这虽符合语法但并不符合汉语语言习惯;林则做了适当拆解。二,对于“何ごとによらず”赖译成“无论如何”,与原本的意思有一定偏差,我认为稍有不妥。只谈这句,赖过于追求原文结构却忽视了原意,稍显本末倒置。


        IP属地:日本4楼2024-05-16 01:08
        回复


          以上三组,均为体现两者风格不同的例子。赖译由于对译的手法有着很强的“日语感”;想比,林译更为本土化。


          IP属地:日本5楼2024-05-16 01:09
          回复

            赖在名字的翻译上较为考究。不好译为常见名的用罗马音字母代替,如将“キズキ”译为“Kizuki”。由于原作绿的名字时为汉字时为片假名,因此赖分别用汉字和罗马字母以还原。林对名字做的修改毫无根据,我只能解释成要达成某种统一,如Kizuki必须要有汉字名,女性角色绿则要像直子,玲子一般以“子”字结尾。


            IP属地:日本6楼2024-05-16 01:10
            回复

              对于这个独特的口头语,我的理解是:绿认为与对方达成共识后所作的肯定答复。林译却改为“yes”,大意不变,但少了个性。


              IP属地:日本7楼2024-05-16 01:11
              回复
                林译的村上我没有读过,但就他翻译过的侏儒警语来说错误随处可见,并且再版也不改正,态度就有问题。看他的访问视频更是倒胃口,现在来劝青年少读日本文学,呵呵。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16 01:22
                回复
                  2025-05-11 21:10:06
                  广告
                  村上春树的日语电子原文书网上资源多了去了,日语学个两年左右就可以读原文书了,没必要纠结译本问题,译文只是参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16 01:26
                  回复
                    村上很重视他的作品翻译成英语对西方的宣传,他都自己挑翻译并且读过英语版本的书,假如觉得多学一门外语太花时间的话看英语译本也可以w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16 01:27
                    收起回复
                      我买这本书时选择译本也没少纠结。只能说如果有时间有能力,还是可以多学习一些外语,名著还是读原作更好。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5-16 08:12
                      回复
                        老林平时说的话太油腻了,而且把村上搞得没日语味儿了。可读性还是可以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17 20:20
                        回复
                          感觉林少华的可能更符合咱们大陆的语言习惯,赖明珠的更符合村上的语言风格。各有千秋吧,我觉得没必要非要拉踩林少华。不过我还是挺喜欢林少华翻译的《且听风吟》这个书名和开头的那句话。


                          IP属地:甘肃13楼2024-05-17 22:33
                          收起回复
                            只读过林的翻译版本,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感觉林的翻译倒是很契合小说本身的气氛,有种忧伤的感觉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18 09:34
                            回复
                              2025-05-11 21:04:06
                              广告
                              林少华的翻译先不管,他这种既翻译了又要拉踩一下日本文学的做法倒是有点上世纪翻译的那些外国文学的意思了,就是在译者序里先说一下优点,再提一下缺点,然后再用马列主义的方式来收个尾,有那味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18 23: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