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应该是世界读书节那天,林少华发布了一个标题过于引人入胜的视频。个中观点,引起了争议,并由此引出了关于其译著(主要是村上春树作品)的讨论。读者们对林少华的译著的批评由来已久,可以说自中文版村上春树问世以来就有。前一阵又因为视频,批评的声音肉眼可见地增多(某些平台),林老师又火了一阵。
对于这些批评,不知吧友们怎么看。
以下是一些个人看法,
这些指摘中,有两种我个人认为十分奇怪,难以理解,不禁让我想对评论者发问:你们在骂之前真的看过中文版村上春树吗?
其一,有些评论类似“看林译本时觉得村上巨烂,看了别的译本或原版后觉得对不起村上”、“本以为讨厌的村上,其实讨厌的是林少华”……总结起来大概就是——林少华的翻译致使林译本与原版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完全是两个极端。对林译文的批评概括起来就是过度翻译和专有名词错译问题。我认为村上是不过分主张语言风格的作家,说其优秀也是强在角色与架构等方面。林虽说个人风格较为明显,但也可以做到信、达(可能这么评论的人不认为雅),不至于改变村上优秀的东西,怎么会发生了这种强烈反差呢?
其二,对目前市面上的两种主流译本——林少华译本和赖明珠译本的极端的踩一捧一。在受到这种热烈的“推荐”后,我买了一本赖译《挪威的森林》与林译本比较着看了一遍,对这两个译本有了些自己的看法。先说结论,林译本本土化较强,读起来会比较流畅,多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语言风格较为华丽,错译集中在名称、专有名词,不影响理解但会忽略掉原作者的设计;赖译本主要使用对译,意在还原外语语感,读起来可能不是很流畅,语言风格力求还原,错译集中在语意方面,可能会影响理解。作为一介小学生,很难说哪位老师译得更好,只能说双方各有优劣,绝不会造成一方远强于另一方的情况。

对于这些批评,不知吧友们怎么看。
以下是一些个人看法,
这些指摘中,有两种我个人认为十分奇怪,难以理解,不禁让我想对评论者发问:你们在骂之前真的看过中文版村上春树吗?
其一,有些评论类似“看林译本时觉得村上巨烂,看了别的译本或原版后觉得对不起村上”、“本以为讨厌的村上,其实讨厌的是林少华”……总结起来大概就是——林少华的翻译致使林译本与原版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完全是两个极端。对林译文的批评概括起来就是过度翻译和专有名词错译问题。我认为村上是不过分主张语言风格的作家,说其优秀也是强在角色与架构等方面。林虽说个人风格较为明显,但也可以做到信、达(可能这么评论的人不认为雅),不至于改变村上优秀的东西,怎么会发生了这种强烈反差呢?
其二,对目前市面上的两种主流译本——林少华译本和赖明珠译本的极端的踩一捧一。在受到这种热烈的“推荐”后,我买了一本赖译《挪威的森林》与林译本比较着看了一遍,对这两个译本有了些自己的看法。先说结论,林译本本土化较强,读起来会比较流畅,多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语言风格较为华丽,错译集中在名称、专有名词,不影响理解但会忽略掉原作者的设计;赖译本主要使用对译,意在还原外语语感,读起来可能不是很流畅,语言风格力求还原,错译集中在语意方面,可能会影响理解。作为一介小学生,很难说哪位老师译得更好,只能说双方各有优劣,绝不会造成一方远强于另一方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