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来到中央大街。白天的中央大街人头攒动。我的注意力依然是两旁的建筑。明媚的阳光下,用方石铺成的这条百年老街两旁,一座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各种风格的建筑,在诉说着历史,诉说着哈尔滨人。典雅别致、造型奇巧的欧式建筑,雅洁明快的建筑色调,是繁华如锦的都市风貌。可惜没看见几个俄罗斯美女,说是因为奥运边境严格进来的外国人,遗憾。
特意去据说是正宗俄罗斯风味的华梅西餐厅喝红菜汤。说实话,不咋好吃。他们说真正的俄罗斯人就是吃这个。
第二次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比之夜色下,白天的红墙绿瓦金顶的大教堂多了几分沧桑。
我买票进去参观。这是拜占廷式建筑的经典之作,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后来重建成现在这模样的,纯粹的俄式教堂。整座教堂没有一张椅子,东正教徒都是站着祷告的,是因为站着能离耶稣近一些吧。正中墙上有一幅巨大的油画,著名的“最后的晚餐”,耶稣那忧郁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个向他祈祷的人,是善是恶?四周墙上布满宗教色彩很浓的壁画,班驳之处已露出里面的红砖,据说这些壁画从教堂建成到现在都没有刻意修缮过,这样的保护方式我很欣赏。中央大厅正上方悬挂着一个绚丽无比的大型吊灯,欧陆风格,贵族气质,值得好好欣赏下。
教堂里正在举办“哈尔滨老照片展”,这是我参观的意外收获。有一些当年俄罗斯人活动的照片,山东人闯广东的和当地满族人的生活照片。
最后一个别人推荐的景点:极乐寺。东北最大的寺院。寺内的塔院有很多塔,还有著名的七级浮屠塔和巨大金色的大佛,不远处映衬着哈尔滨游乐园的摩天轮,很有视觉冲击。我把所有的都拜了拜,为朋友和家人祈福,祝祷自己一路平安。总觉得是弟子愚钝,冒犯之处甚多,诚惶诚恐。
行走时候无意中发现了黑龙江省博物馆,而且是免费参观。生物方面的我在别处看的太多了,只对民族比较感兴趣。黑龙江是多民族的省份,主要是黑龙江的上游和兴安岭的密林地区,鄂伦春,鄂温克等等。那种山林间的原始渔猎生活,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处处以自然为神灵,强悍的山民生活让我有些神往。博物馆能看到些皮装,鱼皮衣,打猎工具,传统的萨满仪式穿着,可是展品还是太少了,太简单了,配合着一些文物只有草草的介绍,看得不太甘心。在博物馆旁边我还看到一个当年为纪念苏联红军解放哈尔滨的纪念碑:为中国的自由与领土在解放东北的战斗中牺牲的苏军英雄们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