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那个把自己竖成一杆旗的人真的不是师座——刑天
川军团的团旗是一块裹尸布,白色的裹尸布上画着无头的刑天。
刑天出自上古的传说,因为不服天帝而奋力抗争的妖孽。妖孽不愿屈服,被斩去头颅却依旧指天骂地,继续战斗。
川军团团长龙文章接受这面团旗的时候,这名存实亡的川军团亦窘似刑天——被打到再无一个四川汉子的川军团,已如刑天般连头颅都被砍去。
却幸有董刀围在腰间的兄弟的骨殖,勉强算是川军团尚留人间的血脉,悲情到极点的一点血脉,一如刑天仍在战斗的无头躯干,成了川军团得以继续成军的坚强理由。
于是川军团受了这面团旗,川军团再次出发,继续它的征程。
于是川军团驻守祭旗坡——贫瘠的山头,只有芭蕉树根可以下饭的地方,却成为整个东岸斗志最盛的前线。
那是因为如刑天般妖孽的团座大人,即使只有一门破旧的战防炮也要每天把炮弹轰去对岸的不肯安逸的家伙。
川军团的人很少展开他们的团旗,那块裹尸布一直收藏在孟烦了的包里。但川军团的人根本无需展开他们的团旗,那个被他们叫作“死啦死啦”的家伙,每天在他们身前身后满眼晃动的团座,他本就是一个真人版的刑天。
竭尽全力与天对撼的痴狂家伙。
聪明如孟烦了,早知这世界已是黑白混沌,是非颠倒。理想总是输给现实,热血总是败给利益。所以他一直想逃,离开那样疯狂的家伙——他竟然认为事情只分对错,他做事竟然真的只为分出个对错。
一个人同一种秩序对抗,一个人同一种生存惯性对抗,一个人同一套世俗准则对抗。
孟烦了看出了他的危险,他知道这样以血肉之躯的对抗最终只会以血肉之躯被无情的巨大的轮轴碾压粉碎结束。
但他已在这疯狂气场之内,整个川军团都在这样的气场之内。
不是在他们受了刑天的团旗后,是在他们跟上了这个现代刑天的那一刻起。
刑天是旗,画在裹尸布上。龙文章亦是旗,他把自己竖在祭旗坡上。
祭旗,是他们驻防的山坡的名字,也是他们的宿命。
因此我爱死了树堡上川军团升团旗的那段。
看到那段,我才确定,烦了早已认可了刑天,也早已认可了以一己之力努力回天的龙文章。烦了看破红尘,烦了曾经决定永不言信,但他带着刑天旗上了树堡,明知是无望的悲情,依旧有赴死的豪情。
这样的英雄更令人尊敬。
然后249还特意让川军团的三个核心人物画刑天。
龙文章是无耻到不要脸的模仿,却自有一股大家之气——那是自然的,他本就是刑天,他无需模仿,他画的只是他自己,那个平时就很不要脸的自己。
烦了是写意似的几笔,画了个直直愣愣的涂鸦——对一个经历过心如死灰的炮灰来说,他必定早就没有了花团锦簇的心情,也再没有摆虚架子的耐心。
阿译画了个工笔细腻的刑天,眉眼口鼻都加了上去,倒象街头的拉洋片子——阿译永远有照顾细节的热情,他始终有颗认真不苟的心,也始终有他画蛇添足的不合时宜。
最后连竹内连山都不再动川军团团旗的主意了。从裹尸布到兜裆布,一样的不堪,遭人厌弃,一样的撼天动地,不死不休。
但川军团还是覆灭了。因为他们本就是祭旗的供品,他们拼出自己所能撼动的也不过是一座树堡,一座南天门。
那个巨大的天庭,它自有它运转自如的力量。它是万万个唐基、陈大员,它或许会有轨道偏离的那天,但绝不是一个龙文章一个川军团可以做到。
所以龙文章要招魂,或许有一天,这个回了魂的世界会有万万个川军团,撼动那个有万万个唐基、陈大员的天庭。或许有一天,为理想献身这句话,不会如祭旗般无望悲情。
川军团的团旗是一块裹尸布,白色的裹尸布上画着无头的刑天。
刑天出自上古的传说,因为不服天帝而奋力抗争的妖孽。妖孽不愿屈服,被斩去头颅却依旧指天骂地,继续战斗。
川军团团长龙文章接受这面团旗的时候,这名存实亡的川军团亦窘似刑天——被打到再无一个四川汉子的川军团,已如刑天般连头颅都被砍去。
却幸有董刀围在腰间的兄弟的骨殖,勉强算是川军团尚留人间的血脉,悲情到极点的一点血脉,一如刑天仍在战斗的无头躯干,成了川军团得以继续成军的坚强理由。
于是川军团受了这面团旗,川军团再次出发,继续它的征程。
于是川军团驻守祭旗坡——贫瘠的山头,只有芭蕉树根可以下饭的地方,却成为整个东岸斗志最盛的前线。
那是因为如刑天般妖孽的团座大人,即使只有一门破旧的战防炮也要每天把炮弹轰去对岸的不肯安逸的家伙。
川军团的人很少展开他们的团旗,那块裹尸布一直收藏在孟烦了的包里。但川军团的人根本无需展开他们的团旗,那个被他们叫作“死啦死啦”的家伙,每天在他们身前身后满眼晃动的团座,他本就是一个真人版的刑天。
竭尽全力与天对撼的痴狂家伙。
聪明如孟烦了,早知这世界已是黑白混沌,是非颠倒。理想总是输给现实,热血总是败给利益。所以他一直想逃,离开那样疯狂的家伙——他竟然认为事情只分对错,他做事竟然真的只为分出个对错。
一个人同一种秩序对抗,一个人同一种生存惯性对抗,一个人同一套世俗准则对抗。
孟烦了看出了他的危险,他知道这样以血肉之躯的对抗最终只会以血肉之躯被无情的巨大的轮轴碾压粉碎结束。
但他已在这疯狂气场之内,整个川军团都在这样的气场之内。
不是在他们受了刑天的团旗后,是在他们跟上了这个现代刑天的那一刻起。
刑天是旗,画在裹尸布上。龙文章亦是旗,他把自己竖在祭旗坡上。
祭旗,是他们驻防的山坡的名字,也是他们的宿命。
因此我爱死了树堡上川军团升团旗的那段。
看到那段,我才确定,烦了早已认可了刑天,也早已认可了以一己之力努力回天的龙文章。烦了看破红尘,烦了曾经决定永不言信,但他带着刑天旗上了树堡,明知是无望的悲情,依旧有赴死的豪情。
这样的英雄更令人尊敬。
然后249还特意让川军团的三个核心人物画刑天。
龙文章是无耻到不要脸的模仿,却自有一股大家之气——那是自然的,他本就是刑天,他无需模仿,他画的只是他自己,那个平时就很不要脸的自己。
烦了是写意似的几笔,画了个直直愣愣的涂鸦——对一个经历过心如死灰的炮灰来说,他必定早就没有了花团锦簇的心情,也再没有摆虚架子的耐心。
阿译画了个工笔细腻的刑天,眉眼口鼻都加了上去,倒象街头的拉洋片子——阿译永远有照顾细节的热情,他始终有颗认真不苟的心,也始终有他画蛇添足的不合时宜。
最后连竹内连山都不再动川军团团旗的主意了。从裹尸布到兜裆布,一样的不堪,遭人厌弃,一样的撼天动地,不死不休。
但川军团还是覆灭了。因为他们本就是祭旗的供品,他们拼出自己所能撼动的也不过是一座树堡,一座南天门。
那个巨大的天庭,它自有它运转自如的力量。它是万万个唐基、陈大员,它或许会有轨道偏离的那天,但绝不是一个龙文章一个川军团可以做到。
所以龙文章要招魂,或许有一天,这个回了魂的世界会有万万个川军团,撼动那个有万万个唐基、陈大员的天庭。或许有一天,为理想献身这句话,不会如祭旗般无望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