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黑冠长臂猿在国际上分布仅有少数种群分布于越南北部和老挝,10
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的无量山和哀牢山,在云南西部和南部有少量分布。9
西黑冠长臂猿生活海拔最高的物种,可以生存于27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半常绿阔叶林中。领域性强,经常有群间冲突发生。喜食浆果,无花果在其食性中占有重要比例;夏天喜欢觅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果实缺乏时则取食大量的树叶、芽和花等食物;偶尔捕食嚭鼠等脊椎动物。平均约两天鸣叫一次。通常由雄性发起,雌性加入形成结构复杂的二重唱。通常一个家庭由1只成年雄性,1-2只成年雌性以及它们的后代组成—般不超过9只,孕期可能与北白颊长臂猿相当。雌性平均3年产1仔,8-10岁性成熟,雌雄均迁出出生群。9
西黑冠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其列为极危(CR),9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物种,中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
外文名
英文 Black Crested Gibbon, Black Gibbon, Concolor Gibbon, Indochinese Gibbon, Western Black Crested Gibbon
法文 Gibbon Noir
西班牙文 Gibón de cresta negra
德文 Westlicher Schopfgibbon
别名
黑冠长臂猿、黑长臂猿
拉丁学名
Nomascus concolor
同义学名
Hylobates concolor (Harlan, 1826)、Nomascus harlani Lesson, 1827、Nomascus henrici de Pousargues, 1897、Nomascus niger Ogilby, 1840、Simia concolor Harlan, 1826
命名人及年份
Kunkel d'Herculais, 1884
保护级别
极危(CR)IUCN标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2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纲
兽亚纲
目
灵长目
亚目
简鼻亚目
科
长臂猿科
属
黑冠长臂猿属
种
西黑冠长臂猿
亚种
2亚种1
展开
特色词条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贡献维护者 东篱小菊
其他贡献者
相关视频更多
5796播放|10:01
新华视点|守护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
新华网
434播放|00:43
无量山里西黑冠长臂猿妈妈忙遛娃
新华社新媒体
6122播放|01:55
罕见!多只西黑冠长臂猿同框觅食
新华社
7794播放|00:50
罕见!云南大理无量山拍到多只西黑冠长臂猿外出觅食
荔枝新闻
8902播放|03:16
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15):广西百色市东黑冠长臂猿中越跨境联合保护
生态环境部
6386播放|00:58
有趣!西黑冠长臂猿抛起食物用嘴精准接住
新华社客户端
6829播放|02:01
新华全媒+|云南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
新华网
96播放|01:17
【哀牢山惊现八猿同框 】近日,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巡护人员拍摄到一组极为罕见的“八猿同框”画面。在哀牢山茂密的森林中,8只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在同一棵大树上,展现出稳定和谐的家族关系。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工作人员高文俊介绍,西黑冠长臂猿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活动,一夫一妻的种群规模大多在2至5只,一夫二妻的种群约为3至6只,而8只猿同时出现在同一棵树上,非常罕见。更令人振
天眼新闻
5633播放|03:19
云南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
中国新闻网
相关星图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共233个词条
126.0万阅读
蜂猴
蜂猴(学名:Nycticebus bengalensis):是灵长目、懒猴科、蜂猴属的物种。是体型较小的一种原猴类,体长28-38厘米,尾长22-25厘米。背部有致密的棕色皮毛,下体白色。眼部、耳部均有黑褐色环斑。有一条清晰的深色条纹,一直延伸到头顶,但没有向耳朵的侧面延伸。前臂和手几乎是白色的。四肢颜色从褐色到几乎白色。换毛可能会导致背部表面颜色的季节性变化。像其他蜂猴一样,它的尾巴仅残留很少,头圆而耳朵短。有鼻孔周围潮湿的裸露表面的鼻腔,宽而平坦的脸和大眼睛。眼睛反射出明亮的橙色眼睛光芒。在其前趾,第二个小于其余趾爪;后趾的大脚趾与其他脚趾相对,从而增强了其抓地力。其后脚的第二个脚趾弯曲,可用来抓挠和修饰,而其他指甲则笔直。该物种是夜行性和树栖性动物,更喜欢树冠较高的区域和森林边缘,那里的昆虫更加丰富。它们常年居住在东南亚的热带和亚热带雨林以及半常绿雨林中。每晚单独或成对行走20-30米,通常睡在树洞或茂密的植被中。食性很广,食用植物分泌物、花蜜、水果、无脊椎动物、树皮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