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梅罗二世事件簿吧 关注:4,990贴子:16,760

回复:Mafia梶田与三田老师的对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08:45) 梶田问三田老师知不知道孔明技能修正(追加NP50)的事情经过,三田老师表示他那时未有接触fgo公司内部,所以不清楚实际情况,而有关二世(孔明)的设定fgo很后期才和自己分享。


IP属地:中国香港20楼2023-09-11 11:36
回复
    (1:09:27)三田老师对初期的fgo的感想:三田老师表示玩得好开心,但也有很多觉得很麻烦的地方。官方关系者(大概是蘑菇?)对三田老师说过如果有可以改善的地方请告诉我,然后三田老师就列了一个表出来(三田老师说如果是和熟人有关系的游戏会习惯列表)。梶田亦表示初期fgo的战斗虽然麻烦但没有弃游,大概是因为fgo的人物设计和剧情非常优秀。


    IP属地:中国香港21楼2023-09-11 11:36
    回复
      2025-05-12 02:58:47
      广告
      (1:31:24)三轮先生的魔术考证:
      三田老师:“每次都会先决定好魔术主题,再上三轮先生的3小时课堂。(写魔眼收集列车时)我说今次想用魔眼作主题来写这样的点子,然后请三轮先生整理一份关于它的简历,再让我稍后去上课。我拿着三轮先生给我的简历上课时,会指出自己好奇的地方,让三轮先生进行详细讲解。三轮先生会告诉我它在现实中的有什么观点、历史中有着怎样的发展经过及变化、哪个fate登场的角色和哪个使用它的英灵有关、fate世界中这个事件很有可能实际发生过、现实中这个和这个有着这样的交接点等等。”
      梶田:“这么有趣的课堂,不如请三轮先生直播吧!”
      三田老师:“每次上完三轮先生的课堂后我都会留下简历,《魔法人力派遣公司》中写过的卢恩魔术、圣殿骑士团实际上使用过的魔术书籍、曾在美国流行的混沌魔术的解说、巴比伦的大**等等的简历都集齐了。”
      三田老师:“还有史提夫·乔布斯喜欢的魔术。”
      梶田:“史提夫·乔布斯喜欢的魔术!?”
      三田老师:“因为史提夫·乔布斯喜欢瑜伽,所以他可能对与瑜伽魔术有关的这个那个感兴趣。”
      三田老师:“至于混沌魔术,三轮先生先讲述当时在美国很流行嬉皮(hippie),延伸至同时间流行的混沌魔术的发展,再补充'例如弗拉特的这个与混沌魔术的这个很相似'等等。”
      (1:35:14)成田老师:“fake就不用说,连DMDP的死灵术也是请三轮先生监修的,真的帮了我很大忙。”


      IP属地:中国香港23楼2023-09-12 10:19
      回复
        (1:36:14) 《魔女推理》的介绍1
        梶田:“三田老师,新发售的《魔女推理》是怎样的作品呢?”
        三田老师:“魔术作品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偏奇幻向的作品,例如制作出火墙等来战斗;另一种则是偏向现实,例如现实中不存在心灵遥感这种东西,即使只是看着它,也无法移动它,也无法徒手产生冰柱,但就算如此也有人觉得魔术确实存在。《魔女推理》中加入了'共感能力者(empath)'的元素。在现实中进行过的ESP卡测试中,测试者要在不看卡面的情况下说出卡面的图案或数字。有资料显示有知道答案的人在测试者面前,测试者回答的命中率会上升,但相反没有知道答案的人在面前,命中率会急降。从中可以猜想测试者并不是拥有超能力,而是可以在无意识之间与知道答案的人产生共感,属于常理之内的力量。又例如我们会用'有生活感'来形容有人使用的房间,但'生活感'是个抽象的概念,难以用确实证据证明如何才算有'生活感',更多是用人的感性来判断。从这里可以引申至'生活感是共感,甚至是魔术的一种'。将'共感'这个概念与神秘结合,可以将'魔女'当成共感者的一种,利用'能理解别人感情'作为自己使用的魔术。我构思时想到如果把这种能力用在解决杀人事件上,不就能写成悬疑小说吗?所以最后就写了以身为'共感者'的'魔女'作为侦探处理事件的推理小说。”


        IP属地:中国香港24楼2023-09-13 22:01
        收起回复
          (1:39:19) 创作魔术推理小说时使用的方法论
          三田老师:“魔术与悬疑小说有3种结合的方法。第一种是写成典型的悬疑小说。这种类型中的魔术要非常准确地定义,例如将'能够篡夺他人的魔术'定义为每日可以使用一次而每次可以篡夺别人视觉30秒,经过详细定义后魔术会变成一个单纯的科学规则,侦探可以公平地利用这个规则进行推理。第二种就是在《埃尔梅罗二世的事件薄》中使用到的方法论。作品中的魔术不能随便跟别人透露,而且魔术能做到很多的事,变相不能判断'如何做的(howdunit)'和'谁做的(whodunit)',这时就需要从'为什么要做(whydunit)'进行推理,但这方法完全没有公平可言。第三种方法就与刚才讲的'共感者'一样,着重描写有可能存在于现实的魔术。对于这种勉强属于常理之中的魔术,我们不就可以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推理吗?那我们不就可以推理出事件中的魔女的含义吗?这样想着就和编辑决定以《魔女推理》作为书名。”
          梶田:“要区分‘勉强在常理之中’的魔术不困难吗?”
          三田老师:"很困难呢,很少作家用这种方法论。"
          三田老师:“因为我之前写的小说都是用悬疑小说的形式包装的魔术小说,我想'如果把推理成分提高会怎样呢?',然后诞生了好几个构思,《魔女推理》就是其中之一。”
          梶田:“三田老师是什么时候想到这些点子的?”
          三田老师:“我通常会用手机记下,之后再进行搜索时,就会出现一大堆点子。方法论是镰池老师教我的,而用手机记下点子则是深町老师教的。”
          (这段真的很难翻orz)


          IP属地:中国香港25楼2023-09-15 09:38
          回复

            (1:43:30-1:49:51) 角色的制作方向, 《魔女推理》的介绍2
            梶田:“三田老师平常是用什么技巧把人物塑造得生动有趣?”
            三田老师:“因为人物塑造需要配合小说内容,所以通常在决定好小说的主题后再设计适合的角色。例如《魔法人力派遣公司》中的伊庭树,第一个设定是'担任社长的少年' ,如果他对魔术有很深的了解就不会焦躁迷茫(?),所以他必须要不了解魔术。而且并没有习惯担任社长的读者,所以他就设定为第2任社长。”
            梶田:“三田老师是用逻辑来创造角色啊。”
            三田老师:“决定好基础设定,之后就加上自由奔放的元素。”
            梶田:“为了让人物变得有魅力,设计角色的自由奔放元素时是用什么基准的呢?”
            三田老师:"我会先考虑人物的配置。主角的话因为要长时间使用,所以不会加太多自由奔放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就会放到旁边角色。例如在《埃尔梅罗二世的事件薄》中,韦伯理所当然作为二世登场,之后就创作他的拍档。创作时加入了不可思议的特征,就成为了格蕾。同时亦创作出作为二世的朋友的梅尔文。"
            梶田:“会以现实中相遇过的或其他作品的角色作为创作的角色的原型吗?”
            三田老师:“我很少用这个方法,但会使用实际的人际关系,将这个那个组织写进小说。”
            ...


            IP属地:中国香港26楼2023-09-16 21:29
            收起回复
              (续)
              (1:46:08)
              梶田:“毕竟在这类型的娱乐作品中角色塑造是不可或缺的,三田老师在创作时想必有考虑到可以用这个角色吸引怎样的读者。关于这点三田老师在设计《魔女推理》的女主角的魔女时是怀着什么想法?”
              三田老师:“正如之前所说《魔女推理》以'共感者'为中心构思,想创作一个'能知晓过去'的魔女,而调查过去时的方法有几种,例如触摸、窥视等,而今次的女主角则是用'舔'。”
              三田老师:“顺便一提,现实的魔术中第二多使用的是'嗅'。嗅觉在魔术中很重要,因为嗅觉主要取决于大脑皮质中的古皮质,刺激嗅觉可以唤醒人旧时的感觉。而今次的女主角则是首先用味觉。至于作为华生役的男主角,我打算写一个普通的少年,但我想写一本能刺激读者的五感、有魔术味道的小说,所以就将男主角设计成理发师的儿子,而女主角希望男主角能常常替她剪头发。”
              梶田:“很好的关系啊。”
              三田老师:“很感谢カオミン老师将女主角回头看的情景画成很具冲击力的封面插图。”
              三田老师:“所以在男主角重逢女主角时回想起她头发的触感,我想这样写就能保持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神秘感(?),这是我写的他们最初的关系。”
              梶田:“三田老师是逻辑与感性并存的人呢,明白如何能触动人心的地方真的很厉害。应该有很多人冲着这段关系去读《魔女推理》。让别人触碰自己的头发是给予对方最大限度的信赖的表现呢。”
              三田老师:“是啊。我曾经在某本少女漫画看见这种表现,觉得好喜欢。”
              (设计斯芬用嗅觉去识别因果大概也是出于这个理由吧。)
              (以及,《魔女推理》真的很好看)


              IP属地:中国香港27楼2023-09-17 20:53
              回复
                (1:51:17-1:59:56)冒险1
                梶田:“最近出的《埃尔梅罗二世的冒险》的反应如何?”
                三田老师:“很庆幸有很多从事件簿开始就一直支持的读者,然后就是冒险的电子版销量很高。之前因为疫情的影响,令贩卖同人志的书店数量减少,但另一方面电子书的销量就有所上升,非常感谢大家。”
                三田老师:“我大概是日本小说家中电子版比率最高的小说家之一,是会被编辑说‘这绝对不可能’程度的高比率。”
                梶田:“三田老师知道原因吗?”
                三田老师:“因为明明实体书是自费出版的同人书籍,但电子版却是商业出版。”


                IP属地:中国香港28楼2023-09-18 09:38
                收起回复
                  2025-05-12 02:52:47
                  广告
                  (续)
                  (1:52:38)
                  三田老师:“其实我没想到会写成这么长的系列,事件簿也只是预定写2卷。最初在1卷完成印刷后,我看见封面,就跑去问蘑菇。”
                  三田老师:”为什么在《埃尔梅罗二世的事件簿》后写着‘1’?”
                  蘑菇: “你会写第2卷的吧!”
                  三田老师:“Σ( ° △ °)”
                  三田老师: “再过了一段时间。”
                  蘑菇:“三田老师,下次夏天的comiket,Typemoon已经没有可以出版的书籍了,你要不要写第2卷?”
                  三田老师:“...不介意分成上下卷的话。”
                  三田老师:“蘑菇在我写完第2卷时就说‘用这个主题再写第二季吧!’,那时他就打算让我写接续的系列,成了现在的冒险。”


                  IP属地:中国香港29楼2023-09-18 09:39
                  收起回复
                    (续)
                    (1:53:48)
                    成田老师仿蘑菇腔: “并不是最终卷哦,还会继续下去!(最终巻じゃないぞい、もうちょっとだけ続くんじゃ)”
                    (原本打算5卷完结fsf的人↑)
                    (成田老师写完fsf10卷时会不会再说一次这句话呢?)


                    IP属地:中国香港30楼2023-09-18 09:41
                    回复
                      (续)
                      (1:54:09)
                      梶田:“三田老师冒险打算写多少卷?”
                      三田老师:“其实卷数已经定下来,但还未到公开的时候,大概会比事件簿多。现在我在写7卷。”
                      梶田:“进度如何?”
                      三田老师:“今次有点赶,所以我求编辑稍稍延迟截稿日,我趁此写完它。单纯是因为出场的角色太多。”
                      三田老师:“冒险与事件簿不同,舞台不会停留在英国,这是计划冒险时最初决定的事。事件簿加入了其他作品的次要角色,而冒险则是加入主角级的角色,例如空境的干也、6卷登场的某红发青年等。”
                      梶田:“但越写就越要留意与本篇世界的整合性。”
                      三田老师:“是啊,其他世界都是平行世界,只有事件簿和冒险属于SN世界,创作时有好多地方需要留意。”
                      三田老师:“写冒险时首先想定一个将来会走向解体战争的独自路线(即事件簿的路线),以日数为单位粗略估计会发生的事,之后再决定为了连接至解体战争现在必须要写的事,以及现在决不能写的事。”
                      梶田:“是从年表开始进行构想吗?”
                      三田老师:“首先写年表,决定必须写的事,再决定冒险的内容。”
                      三田老师:“计划时想着虽然不能在SN 3线里任择一条来写,但如果是创作一条连接至解体战争的独自路线就没问题。”


                      IP属地:中国香港31楼2023-09-18 09:45
                      回复
                        (续)
                        (1:56:57)
                        梶田:“那有没有想做但最后做不到的事?”
                        三田老师:“基本上没...啊!有被蘑菇告知过‘之后会在fgo使用这个点子’,所以我就让给fgo那边去写。”
                        梶田:“那撞了的点子是现在能说的吗?”
                        三田老师:“还未能说呢,原因是虽然说会在fgo使用,但最后都没有用到。”
                        梶田:“为什么啊233!所以是雪藏了,之后有机会才再放出来吗?”
                        三田老师:“我是这样想。”
                        梶田:“毕竟也有些不知何时才会实装的从者在,点子也是这样呢。”
                        三田老师:“还有很多其他没披露的点子。”
                        梶田:“当这些点子登场时请告诉我们。”
                        三田老师:“但事件簿并没有因此变得沉闷哦,设定大纲时的大部分点子最后都能让我去写。当大家知道这个点子原先打算用在这里后,一定会反问我'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梶田:“果然是一直合作才会想出相似的点子吗?”
                        三田老师:“其实是相识前就是这样。当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露维娅。蘑菇最初想定的露维娅的设定与我在《魔法人力派遣公司》写的安缇莉西亚基本上一模一样,而安缇莉西亚是正统派大小姐,所以蘑菇为了避免撞梗就为露维娅加了摔跤的元素,让露维娅变得更强。不过我也是看到SN中一张有露维娅的图,觉得钻头发型挺好,就写了安缇莉西亚。”
                        (“大部分点子最后都能让我去写” → 指其他不能写的点子令自己要重新构思事件簿后半的大纲)
                        (所以教室的维修费和二世的胃痛三田老师也有一半责任233)


                        IP属地:中国香港32楼2023-09-18 09:50
                        回复
                          (2:10:40)角色制作2
                          梶田:“(观众提问:)三田老师会先设计故事大纲再设定角色,还是先设计角色,再想象角色会如何行动来制作故事?”
                          三田老师:“虽然刚刚我说是先决定故事内容再决定人物设定,但也有相反的时候。如果决定好内容结构会对故事的发展更好,就会先写故事大纲。如果是即使交给角色来决定故事发展,我也能好好掌控的话,就会先设计角色。像《魔法人力派遣公司》这样的长篇原创作品就多数使用后者。”
                          梶田:“这是所谓‘角色擅自动起来’吗。果然对于作家来说,真的会出现这种情况啊。”
                          三田老师:“比起‘角色擅自动起来’,作家们写小说时出现‘这个角色不会这样行动’的情况比较多。‘角色擅自动起来’大概是这个的延伸。”
                          梶田:“每个作家创作角色时都抱有不同的态度,有些极端的作家就绝不会写与自己有不同想法的角色,认为每个角色都是自己的分身,自己不会做的事就不会让角色去做。三田老师会写与自己不同的角色吗?”
                          三田老师:“是呢。有很多这类角色。”
                          梶田:“有没有完全没有自己的成分的角色?”
                          三田:“‘完全’就没有。基本上是将我心中的一些想法进行扩大,例如我有这样的想法,但不会到这角色的这种程度等等。”
                          梶田:“三田老师会把自己的价值观、道德心投放在角色上吗?”
                          三田老师:“这些就很少会。人人的心中都有欲望,我会写角色抱有怎样的欲望驱使他如何行动,但就不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决定角色的行动。价值观是在生存、生活中累积的,是后天形成的,所以角色自身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梶田:“那创作的角色中有没有三田老师很讨厌的类型?”
                          三田老师:“有很多呢。不过写的时候还是很开心。都是些‘虽然绝对不会想和他成为朋友但很喜欢他‘的角色。”


                          IP属地:中国香港33楼2023-09-18 09:58
                          回复
                            (2:13:55)三田老师讨厌的类型
                            梶田:“三田老师现实中讨厌哪些类型的人?”
                            三田老师:“在工作方面,我讨厌不重视自己的作品的人。”
                            梶田:“确实是这样。不过会有不重视自己的作品却有名气的作家吗?”
                            三田老师:“大概是每人对于‘重视’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个作家觉得这样做是重视角色,其他人来看就觉得不是。”


                            IP属地:中国香港34楼2023-09-18 21:51
                            回复
                              2025-05-12 02:46:47
                              广告
                              (2:15:50)三田老师对韦伯的印象
                              三田老师:“我对于不同时间的韦伯有不同的印象,参加圣杯战争前的韦伯、参加后的韦伯、召唤大帝前的韦伯、一定程度与大帝变得友好的韦伯、决定成为大帝的臣下的韦伯、与闪闪对答的韦伯。”
                              梶田:“那三田老师最喜欢那个时期的韦伯?”
                              三田老师:“我每个韦伯都喜欢,若要说引起共鸣,推动我去写小说的韦伯就是与闪闪对答的韦伯。虽然韦伯本身并没有改变,始终都是个没用的家伙,但这样的他,虽说只是一瞬间,变得和英雄王对等,我喜欢这样的韦伯。”
                              观众评论:像是离开了胖虎的小夫


                              IP属地:中国香港35楼2023-09-18 21:52
                              回复